旁侧的齐秀才,“......”
跟大郎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大郎打小可不这样。
周氏一听,喜笑颜开,旁侧的婆子也附和着,“咱们家孙少爷真孝顺。”
周氏咧着嘴点头,赶忙让婆子给他拿糖糕。
一直被冷落的齐秀才瞥了一眼桌上只备了一个汤碗的鸡汤,无奈一叹。
“时辰不早了,今日就到这吧。”
周氏头也不抬道:“你去前头吧,今日大郎会早些回来。”
齐秀才颔首,“我去前头。”
齐温玉回家的时候,齐秀才已经在前头等着了。
“回来啦。”
齐温玉上前,行礼坐下,一旁的下人赶忙奉茶水。
不等齐温玉开口,齐秀才已经道:“你媳妇已经说了吧。”
齐温玉点头,面上有些焦急,“爹,如今北溪县也没什么要紧事,您同娘就在这多待些日子吧,北地的风光\u003d不错,若是觉得无聊,白日里可以出去走走,况且舅舅他们如今不是也在此。”
齐秀才伸手,止住了他继续要说的话,他轻轻摇头,“我知晓你的心意,但是家乡总归是家乡,我们出来时间不短了,我同你娘要回去的,前些日子,村长还来了书信问到了北地这里,信中提及,家里出了几个不错的读书人。”
齐秀才继续道:”北地的气候,我同你娘着实是不适应。”
“在北溪县待了那么多年,习惯是改不了了,年纪大了,总是念家,其次,我也想看看村里不错的那几个读书人。”
齐温玉张了张口,却是不知该说什么理由。
齐秀才看向他的目光带着欣慰自豪,“你如今任知府,统管一方,为民做事,我同你娘心里是掩不住的欢喜,大郎啊,你如今做的这般好,爹娘很为你高兴,如今你也是当爹的人了,有了两个孩子,我们也放心了。”
“天气马上变暖了,我同你娘刚好赶路,这次就我们二人,我想着,顺便带你娘附近几个州城也转转,她早年跟着我吃了不少的苦,如今家里好了。”齐秀才说着眼角弯了起来,“我们俩也能偷偷闲。”
齐温玉闻言,心中松快了不少,“原来如此。”
齐秀才笑道:“你带着你媳妇孩子,好好的,切不可忘记你的初心。”
齐温玉拱手,“儿子谨记。”
齐秀才颔首,“长安这孩子很聪明,不比你小时候差,就是性子。”齐秀才想到日日缠着周氏撒娇卖乖的样子,摇了摇头,笑道:“比你机灵。”
齐温玉笑了笑,“爹都说他聪慧了,可见这孩子启蒙不错。”
齐秀才哈哈大笑,摸着胡须,欣慰无比。
“长安是个读书的苗子。”
“你虽然做了官,可是要家族长顺不衰,子嗣的教养是最为重要的。”
齐温玉点头,正色道:“儿子知道了。”
齐秀才瞥了眼外面,见周氏身边的婆子伸着头看了屋里几次,含笑道:“你娘估计在念叨了,难得你今日提前下值,走,走,去用晚饭。”
齐温玉起身,笑着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