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扫地的阿姨拿走了。”
画面切换。
“你现在在哪里?”
“机场的便利店,干等也是着急,我决定去便利店里买一瓶水。
店里放着音乐,一首小时候的歌,太熟悉了,我在心里跟着哼了起来。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画面再次切换。
“你说你看见了什么?”
“飞机上,外面黑沉沉的,飞机翅膀上的灯在闪烁,我坐在中间的位置,左手边这个鹭大的学生,他在看电影。
右手边的大婶第一次坐飞机,她显得特别紧张,全程拽着扶手,她说她害怕飞机会掉下去。”
“那个学生看的是什么电影?”
“什么电影?我看看,啊......又是那个伏地魔。”
“你在干什么?”
“我也在看电影,一部悬疑电影《疑云密布》。”
“电影的内容是什么?”
“我心里有事,记不起来了。”
画面再次切换 。
“好,你从机场出来,上车了,情况怎么样?”
“司机问我去哪里,我说湿地公园,平时打车也就20多块钱。他开口就要100,我讲了价,他说80不能再少了。”
“你们之间交流了一些什么?”
“我没怎么说话,他话有点多,看得出来,他负面情绪挺多的。他说做男人太不容易了,这么辛苦挣钱是为了什么?
他又问我结婚没有,我说没有,他就劝我,婚姻就是坟墓,让我千万别进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还不用担心娶到漂亮的老婆,给自己戴绿帽子。
反正他一路上话特别多,我不耐烦,让他住嘴,他脾气不大好,狠狠地砸了一把方向盘。
骂了一句脏话。”
“他骂了什么?”
“他说你他妈是不是找死?我给他亮了警官证之后,我说,要不要请他跟我去局里喝杯茶?他乖乖地闭了嘴。下车的时候,还对我扯了一个难看的笑,说了声慢走。”
对于这一段催眠,章医生是这样总结的。
“催眠和心理暗示有本质的区别,催眠必须让人完全失去意识,也就是将潜意识暴露出来,这种技术只在心理医生那里才可以实现;而心理暗示则完全不同——所以心理暗示最为常见,应用很多,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并传达心理暗示,并无时无刻不在做自我暗示。
所以,你认为你出现的幻觉是被人催眠,我认为是说不通的。
唯一可以解释的是,你在南市机场返回到鹭岛,一路上确实接收到了很平常的心理暗示。
这种暗示并不针对你,而是恰巧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于你的意志力产生了影响。
比如,便利店播放的童谣,洗手台上的那本哈利波特的杂志,飞机上隔壁年轻人看的那部哈利波特的电影。
无形之中对你产生了心理暗示,在你身心俱疲的情况下,钻了空子,入侵了你心灵深处不为人知的一面。
所以啊,你别紧张,多休息,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对于章医生的结论,顾凯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到底是不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产生的幻觉,他还是无法确定。
从诊所出来,接到了雪娟的电话。
“师兄,冯爱琴的死有新情况,你马上到友爱福利院来,赵小雨肯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