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次朱瞻离前往开垦的灵田之中调查过亩产量。
土豆的产量,确实达到了七千斤。
其实原本土豆的产量就非常恐怖,提高了四千斤,几乎翻了一整倍。
难道还不够恐怖吗?
“有一件事我想知道,请问我大明一亩田地,每年大概能够丰收多少粮食?”
朱瞻离对于大明的农业确实不太了解。
今天来问这个,主要也是为了搞清楚,田产量的问题。
别的方面,关于这一块,历史上的记载那是比较杂乱。
“小殿下,大明一年种植小麦和水稻,大概分别是三百五十斤和四百九十斤。”
杨士奇推算了一下,最后给出了答案。
“这个亩产量是经过大司农大人统计之后,所得出来的产量。”
“小殿下不知道准确的数据也是可以理解,这样解释,小殿下应该就能弄清楚了。
一亩地一年能够产出三百五十斤的水稻和四百九十斤的小麦,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这一亩地可以产出七千斤的粮食,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小殿下就不要继续开玩笑了。”
显然他也不相信,一亩地能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因为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
七千斤啊!
相当于十几亩地!
如果天底下有这种农作物,天下百姓还会继续饿肚子吗?
“嗯,简单的亩产我已经知道了,另外就是如果遇到天灾之类的事情,这些农田亩产又是多少呢?”
朱瞻离深深的看向了杨士奇,毫不在意这位阁老刚刚说的有些放肆的话,然后又再度问道。
这才是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大明的田地亩产,大概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回小殿下,若是遇到严重的天灾,这粮食的亩产甚至是颗粒无收,若是轻的,每亩田地还可以收获个一百斤左右的粮食。”
仔细在脑海深处思索了一会儿,杨士奇这才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亩产量。
作为大臣,对于民生,那是要求非常之大,每天政务繁忙到不行。
但还是要以天下百姓为主。
所以这些小类的事情,多少还是需要知晓。
“而且,即使是每年田地亩产量不高的情况下,天下百姓还是需要缴纳税收对吧?”
朱瞻离补充了一句:“这个时候,百姓的粮食就显得格外重要,每年下来,百姓们手里,除了要食用的粮食以外还需要留下一批种子,以供来年种植田地。”
这话,算是把杨士奇给惊讶到了。
因为说得完全正确。
以前他还以为朱瞻离就算是再聪明,可也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有些方面肯定是不知道
朱棣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
得意呀。
有了这么一个聪明的孙儿,谁能够不高兴?
说出去可能谁都不会相信。
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居然还懂这些方面。
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惊讶了。
别的方面,朱瞻离总能够拿出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和工具出来。
但是朱棣真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儿对农业这一块,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敏锐感,能够一声不吭偷偷的把农业弄明白,真是太不容易了。
“小瞻离,这不会也是你偷偷看书学会的吧?”
朱棣整个人都愣住了,没想到,这孩子还知道这种事情。
大明还是有一些书籍里面,都写了农业方面的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