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太爷,大抵也是这副模样,看着陈让,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他的须发都在颤抖,好半晌才痛心疾首地道:
“娃呀,我们都知道你有本事,如果不是你,也就没有我们钓鱼山的今天,但是,就算我们钓鱼山再有钱,也不能那样糟蹋土地呀?
说其他的,我们也许不如你,但说到种田……”
“说到种田,你们也不如我!”
陈让没有等老太爷把话说完,便将他的话拦回去了,在钓鱼山,他虽然对老太爷有着足够的尊重,但是,种田这事,它不但要讲经验,也要讲科学。
说到经验,陈让七八岁便开始下田插秧割谷,直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离开家乡来到城市,那些年中,陈让一直就跟土地打交道。
秧苗移植,他不但懂,而且速度还很快。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娃,就没有不会干农活的,陈让七八岁开始干农活,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晚的,还因此得了一个懒王的称号。
农业的发展,一是品种的改良,二是农药化肥的大量应用,三是科学的种植,离开这几个前堤,单靠精耕细作,是达不到高产的。
陈让小的时候,等到秧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拄着根棍子,跑到田地里去,拐着一只脚,把秧子周围的土再平整,蜀中土话叫犒秧子除稗子,还有就是除杂草。
事情都做到如此精细了,产量还是得不到提高,而现在,随便弄弄,产量也不会低,为啥,科学使然矣。
万物生长靠太阳,陈让把秧苗的间距拉长,而且根据阳光的照射情况,改变纵列的方向,就是想要秧苗获得更多的照射阳光。
以前没有农药,植物的存活率低,采用密植的方法,那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但是现在不同了,自己有农药,有化肥,如果还那样搞,除了长一地的草外,没有任何的益处。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能对老太爷说的。
所以,面对老太爷的质疑,他更是简单粗暴地回答了他,就是想让他知难而退,而自己也不会废那么多的唇舌。
事实上,农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发展到现在,不管从哪个方面说,都不是千年前的农民可以比的。
你要再敢质疑,信不信,我给你来个大棚,搞个反季节种植,到那时候,你们可千万别把我当成妖怪点了天灯。
老太爷知道陈让的性格,他不下决心则已,一旦他下了决心,就算是九头马也是拉不回来的,他想这样搞,就这样搞吧。
只是林园他们,真的不是干农活的料。
娃的事,就是钓鱼山的事,娃既然坚持这样搞,那他作为钓鱼山的里长皆族长,说不得只好集全族之力来给他做这件事了。
三天,不能再多了,三天之内,一定帮他做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