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第139章 谁是谁爹

第二日,连绵不绝的大雪停下,天地间银装素裹,雪白一片。

奉天殿内,朱瞻基坐在帝位上,百官更是早早等候。

今日是汉赵二王面圣的日子,不得不慎重。

“辽王,汉王,赵王到!”太监夹着鸭嗓朗声通报。

朱高爔领着两人,几人虎步龙行的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

汉王,赵王,看着龙椅上的侄子,没有行礼,不似朱高爔恭敬。

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个小屁孩,即便穿上龙袍,坐在帝位上,依旧不是真龙天子。

无礼的举动,引得有些官员不满,出声怒斥道:“两位王爷,见到陛下为何不跪?!”

“跪?叔叔跪侄子,这合适吗?!”朱高煦面容冷峻,盯着开口的官员,周身杀气弥漫,硬生生的把那人吓得不敢再多言。

目中无人的嚣张令朱瞻基脸色一僵,他的拳头紧握,很想出声怒斥,展现皇帝的威严,但想起当下的局势,最终只能无奈松开手,强忍心中的怒火。

“二哥,三哥,够了!”朱高爔小声提醒,不论私底下怎么说朱瞻基,但到了奉天殿,哪怕装装样子,也得对皇帝恭敬点。

“汉王,赵王,见过陛下!”二人异口同声,嘴上说拜见,可动作上看不到丝毫敬意。

朱瞻基强装笑容,伸手道:“二位叔叔免礼吧!”

即便再愤怒,现在也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陛下,臣与汉王,赵王商议,朝廷发兵五万,再加上他们封地的军队,足够平安南叛乱了。”

昨夜朱高爔喝了许多酒,两位哥哥才答应去安南,并且同意带上自己的私军,这原本都是他不敢想的事。

听到这话,朱瞻基和百官都有些惊讶,以他们的了解,两位王爷不服朝廷,别说平叛,不搞出些乱子就算好的了。

藩王军队,那都是自己的心头肉,每年耗费大量钱财豢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几乎不会为朝廷出力。

这点从朱高炽登基时就能看出。当时各地藩王都选择观望,只有朱高爔带兵来了应天。

一般朝廷有难,除去少数心怀大义的王爷,大部分藩王都会袖手旁观。

勤王都是靠得地方军队。

“如此,那就有劳几位叔叔了!”朱瞻基欣喜,他对汉赵两王的印象,稍有改观。

安南叛乱的事情轻松解决,百官看向朱高爔的眼神,多了一丝敬佩。

他们没想到,原本棘手的问题居然轻松化解。

汉赵两王不仅没作乱,还领兵平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可辽王偏偏却做到了。

只能说这兄弟几人的关系,确实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烦心事解决,剩下的大事,只有两日后的登基大典了。

……

下朝后,朱高爔回到辽王府内。这段时间忙于政务,他没有片刻懈怠,整个人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

如今,他可以好好休息一天了。

他坐在王府的亭台中,品茶赏雪,王妃守在一旁。

“王爷,近日应天城内的勋贵大人们,每日都会到府中来,想给瞻乾提亲。”张清玥苦笑道。

她每天应付那些人,都觉得倦了。

“嗯,论年龄,那小兔崽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朱高爔笑骂道。

曾几何时,他也年纪不大,在辽王府内娶了张清玥。

如今岁月流逝,他的儿子都到了娶亲的年纪了。

“时光过得可真快,恍惚间,再抓不住年少时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将神一怒
将神一怒
曾经替国征战,保卫国门的他,被当做维护和平的筹码,送进了冤狱!军功被国戚强占,为隐瞒事实,满门被屠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属下被驱逐,就连他的妹妹,也沦为血奴,给仇家的敌人续命输血,得知真相的他,手提三尺剑锋,踹开了牢狱大门,对着跪在满地狱卒前的战神们,冷冷地说道:“这一次,跟随我,屠门!屠国!屠天下不平之事!”
某乙君
莽在北宋末年
莽在北宋末年
在重文抑武的北宋当兵是什么感觉?窝囊、憋屈、炮灰?赵莽:来都来了,不如好好莽一回!杀最凶残的金人,揍最怂蛋的士大夫,收最凶恶的土匪贼寇!赵莽:老子的口号是以(武)德服人!赵佶:生子当如莽(凶残如斯,不似赵氏子)!赵桓:悔不该早听小八之谏!赵构:八哥威武!斡离不、粘罕、金兀术:直娘贼,比俺更像野蛮人!
贼秃秃
极品大周昏君
极品大周昏君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清源朝
燕云志
燕云志
燕云生逢英雄辈出的燕州大陆,于唐盟花街出世,在明教圣人的暗中安排下来到秦川武场拜赢霸天为师,成为十三太保。学艺有成的燕云被唐盟和漕帮暗中追杀,逃到林场结识完颜旻,与其结拜,适逢草原铁骑攻打白山黑水城,燕云帮其退敌,被乞颜真看中两军和好。在草原部落和林场部落的帮助下燕云回到中原,又得到汉帮辅助,最终奠定根基统一了燕州大陆。登基之日北海龙岛岛主郑成龙帅兵进犯,燕云御驾亲征收服龙岛,从此踏上了更加广阔的
幻夕煞
且下琼楼
且下琼楼
日月山河仍在,诸君且下琼楼。北方大律朝明主得位,渐入鼎盛;南方凛朝新族崛起,虎视四方;东南古国大黎日渐衰败,洒朝兵锋锐利,剑指海西而意图天下……值天下大争,雄国大溱,却自闭耳目,上有帝王满心杀王削藩,下有衮衮诸公一意争权夺利,罔顾时事利弊,使山河跌宕,兵灾人祸四起……幸有八方志士,汇聚而起,倾覆腐朽銮殿,刺破虚幻琼楼,再使日月高悬,山河锦绣。
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