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后隐约可见一条小路蜿蜒向上,通往后山零零星星的禅房,而那禅房正中的最高之处,又有一座院落,闪烁的灯光透过松林,显得明暗不定。
看样子,那便是最值得打探的地方了。
杨斯年想得没错,那处小院便是之前的住持方丈的禅房,如今方丈智明大师隐居潜修,这禅房便成了圆觉寺招待贵客的所在。
小院之外,两名高大魁梧的汉子身披铁甲,手按钢刀,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小院中,不少灯笼火把来回逡巡,戒备森严。
小院正中最大的禅房之内,则是一派宾主尽欢的景象。
屋内居中而坐的是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此人面庞消瘦,三缕长须垂到胸口,八字眉,耷拉眼,一副愁苦的相貌,但是那双眸子却是湛然有神。
他身穿华服,气度雍容,手中端着一个白玉杯,正与右侧的一名僧人谈笑风生。
那僧人却是个慈眉善目的样子,他须眉皆白,但脸皮却红润光滑,虽是跪坐着,却有一股岳峙渊渟的气度,让人无端地觉得他十分高大。
不过这老和尚此时正端着酒杯,向居中那位劝酒,这就很不沙门了。
左侧案几之后坐着的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身穿锦衣,相貌普通,神情十分倨傲,右手边放着一把连鞘的长剑。
此时,那居中的中年人又喝了一杯,开口笑道:“幸得禅师相助,侯爷的计划才进行得顺风顺水,小生在此代侯爷多谢禅师相助!”
这人虽然看上去一副倒霉相,但是声音却十分动听,而且一点也不拿架子,一派平易近人的风度。
老和尚正是圆觉寺监寺法衍,听那人这么一说,心里十分受用,连称不敢当,又举杯向二人敬酒,三人举杯痛饮,随后相视而笑,真是其乐融融。
酒酣耳热间,法衍老和尚说道:“老衲只是每日在寺内诵经参禅,便得了侯爷的赞赏,甚是惭愧。谢先生与李虞候每日奔忙,才是劳苦功高啊!”
谢先生与李虞候连连摆手大笑。
老和尚又说:“老衲师弟法通自东海国归来,除了带回了侯爷所需的物件,还有其他收获。”
“庐州的松山镇,遭遇铁脊山双刀寨匪徒洗劫,我那师弟愤而出手,救下了不少的镇民,其中有几位大家闺秀,人品十分出色。”
他看了看谢先生与李虞候,老脸上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接着说道:“二位帮侯爷办事,每日辛劳,身边也没个贴心人伺候,不如……”
老和尚说到这里,三人便“嘿嘿嘿”、“哈哈哈”地大笑起来,什么匪徒,什么洗劫,什么救人,心照不宣便好。
谢先生笑得开心,指着老和尚问道:“法衍大师,你把女子带进寺中,智明方丈可要怪罪你咯!”
老和尚双手合十,口宣佛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方丈慈悲为怀,必不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