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云记

第266章 文游唐看到了少年杜甫

“孙管家,我们真的是很挂念岐王啊。”

我被大门口一位少年的说话声音打扰,眼前的李龟年一边弹奏古筝,一边唱歌,两三百人观看的情景消失了,只剩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大棚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那些场景翻篇了,再难有达官显贵,像岐王和崔九一样,频繁搞文人墨客聚会,经常邀请乐师在府上演出了。726年四月十四日,崔九也已经病卧床榻了。崔九曾任秘书监,此时是金紫光禄大夫。他爷爷是唐太宗和唐高宗时的宰相崔仁师。他哥哥是太平公主同党中书令崔湜,先天政变后最终被处死。崔湜被处死后,唐玄宗对崔涤仍然很好,替他改名崔澄。

孙管家在跟大门口的三个人解释:“岐王状态真的很不好,你们不是在半月前看望过他吗?”

我看到一位身穿蓝色衣袍,很精神的瘦小伙身边,站着两位穿深绯色官服的官员。其中一位官员说:“杜甫,岐王现在病情较重,我们还是改天再探望他吧。”

我想了一下,这位气宇轩昂,有点瘦但很精神的少年就是杜甫啊,而刚才和他说话的人是郑州刺史崔尚啊,另一位穿深绯色官服的人正是豫州刺史魏启心啊。

魏启心说:“孙管家,假如岐王是因为病重折磨,不愿意见拜访他的人,我们就先回去了。我希望岐王的病尽快康复,到他稍微好转一些时,我必定会再来探望他。”

孙管家说:“刚才忠王殿下进去看望岐王了,岐王说感谢那些文人墨客们在前段时间相继来探望他,现在他真的很累,目前只接待兄弟和侄子等人的探望。”

杜甫富有朝气的较瘦的申字脸上略过一丝失望的神情:“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打扰岐王休息了。这是我写的祝福岐王的书法作品。请您转交给他吧。”

杜甫从左衣袖口袋里取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纸轴,他两手拿着卷端,把纸卷缓缓展开,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岐王安康,福寿无疆。”下面是他的落款和名章。杜甫写那八个字的纸,是一张硬黄纸,质感很好,耐磨损,是一种唐代时写书法字送人的高档纸。

我往南挪动了两米多,离着杜甫只有两米多远了,杜甫双眼含着泪花,我看得一清二楚。

孙管家接过杜甫写的这八个苍劲有力的字,把这张硬黄纸卷起来,拿在左手里:“我替岐王谢谢你了,你这位少年叫杜甫,我认得你。你近两年来经常来府上参加文学聚会,有时候也来看乐师演出。我会把你写的这幅祝福书法字,亲手拿到岐王面前,并展开让他过目的。”

孙管家说这话时,将右手臂贴在眼睛上,擦拭了一下眼睛。

杜甫说:“告辞,岐王好一点时我们再来看望他。”

崔尚说:“孙管家,再见,后会有期。”

魏启心说:“再见,希望我们再见面时岐王已经康复了,毕竟他才四十岁,他会康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
乱世新雄
乱世新雄
是传送,而非穿越。秦峰,李天鹏二人来到这个平行世界,碰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张三丰。两人从救人到敛人,从团结一致到兄弟反目,阴谋诡计,惊险不断,明潮暗涌,困难重重。围剿匪寇,对抗异族,与朝廷暧昧,与叛军扯皮,与诸侯周旋。占山为王,驱除异族,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为华夏文明的延续,为华夏民族的延续,不断书写着传奇。后期还有哪些传送者,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搅动这个世界?请收藏本书,静等故事发展。
雄心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