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云记

第2章 暴风雨即将到来

过了没多久,御膳房的宫女,和一位小太监,分别提着一个木托盒送来了饭菜。御膳房来送饭菜的这位宫女,把每一盘菜夹了一点,放到一个空碗里试吃了。然后玄宗和王皇后,开始吃饭菜。

到了第二年——公元713年六月底,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即将到来。大唐都城长安的皇城内外,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七月初一,李隆基安插在羽林军将领李慈身边的一个副将,得知太平公主已经命令李慈和常元楷,在七月初三率领羽林军从北攻入武德殿诛杀玄宗夺权。令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率领南衙军北上响应羽林军的行动。

唐玄宗李隆基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受到了巨大的紧迫感,太平公主的党羽和追随者众多,有重臣,有将军,有地方官员。他知道这是一场与太平公主间你死我活的决战。这种来自于权力中心的血腥争斗,成败生死只在顷刻之间,做为皇帝,即使在外有几十万军队,也往往无济于事,因为调兵遣将需要时间,而且周围较近的军队已被太平公主掌控。

时间紧迫李隆基不敢怠慢,赶紧以在兴庆宫吟诗作对为由,邀请岐王、薛王、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等人前去密谋对策。

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这次吟诗作对,更像是那么一回事特意邀请了大臣张九龄,他是一位实力派大诗人。朝中大臣,和皇室成员,无一不钦佩他的诗词歌赋才华。

张九龄是一位正直的大臣,也是一位老臣,他与太平公主总是刻意保持距离,目前也与玄宗没有走得太近,可以说目前是中立的力量。

张九龄本来想施展一下诗歌才华,再把自己吟的诗写出来,送给皇上、岐王、薛王,和其他参加吟诗大会的大臣,进一步显示一下自己的文采。

当张九龄拿了自己用得熟练的毛笔,坐着轿子赶到位于长安城东的兴庆宫,进入宫内的大厅之时,看着皇上一脸严肃。岐王,薛王和三四个大臣将军都一脸凝重。

他屈膝颔首,给玄宗行君臣之礼:“臣恭请皇上圣安。”

玄宗说:“张爱卿,张大诗人,今天可不是吟诗作赋那么简单啊。今天我们想不出一个好对策,到了后天,我们在坐的都会人头落地!”

张九龄一听,往后退了一步,脸色大变,一脸沉郁:“陛下,有事您尽管说,老臣定当拼了老骨头,也要拥护陛下,保李唐社稷安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执着于勤
无敌太监,背靠女帝当苟王
无敌太监,背靠女帝当苟王
穿越成太监,只想当苟王。
范围围
大唐之刃
大唐之刃
大雾青云缦群山,唐疆万里甲衣还。之子于归宾客至,刃芒入鞘遇新颜。盛装载舞君臣笑,世事名臣看今朝。长相厮守时未到,安定边疆为唐朝。《大唐之刃·盛世长安》
林分二木
唐朝好驸马
唐朝好驸马
罗信是一个文质彬彬(无耻腹黑)、温柔儒雅(龌龊阴险)、怯弱胆小(无法无天)的人。被仨熊孩子尿醒,发现自己回到大唐贞观年间,虽然家徒四壁,却有一个娇柔温顺的小娘子需要调教,呃,不对,应该是培养……且看罗信如何刚正不阿(溜须拍马)、锄强扶弱(仗势欺人)、指点江山(拳打门阀,脚踩权贵),坐马车住豪宅,三妻四妾睡成排......
罗诜
大宋狂生
大宋狂生
狂生不一定要打打杀杀,也可以温文尔雅。比如:建个党、变个法、罢几个宰相,调戏调戏公主,再蹂躏蹂躏皇帝……毛驴揖手,客官有请。
毛驴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