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

第385章 娘子军身经百战

魏三一愣,然后迟疑的问道:

“大哥这是何意?”

那人这个时候也不急着走了,而是一脸自豪的说道:

“你要是本地人就就不会不知道,县衙那边在免费的施粥,那粥里面还有肉丝呢!”

魏三一愣,随即有些急迫的问道:

“每个人都可以领?”

“那是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每天城内有一半的人都会去吃粥,这黄巾军可真是的是好,我听说那些黄巾军士兵吃的更好,我都想去参军了,就是他们没有看上我!”

魏三闻言,嘴巴里面也开始有口水流了出来:

“那这么多人去吃,黄巾军有那么多粮食吗?”

“咦,瞧你这话说的,咱们广平城别的东西不多,就粮食多,钱多!”

魏三脸皮抖动,你听听这说的是人话不!

那人似乎也看到了魏三的表情变化,他便解释到:

“小伙子,你还别不信,黄巾军他们把我们城内的那些有钱人都给屠了,那粮食和钱财是一马车一马车的往外来,现在县衙门口还有一座粮山还有一座钱山!”

“算了,老哥我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那人说完,也不待魏三说话,直接拉着魏三就往县衙的方向走去,魏三也没有反抗,他就带着崔久老实的跟着!

没过多久,身边的人是越来越多,他们也来到了县衙周边,在看到县衙门前空地上的情况时,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魏三长这么大,还真的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钱,还是粮食!

“老哥,这钱和粮食就放在这里,没有人抢吗?”

“抢?”

那老哥往旁边一指,魏三这才发现,在空地的周围,赫然是摆满了人头,少说也有近千个:

“看到那些人头了吗,黄巾军对咱们老百姓是好,但是人家也有人家的规矩,不守规矩的,无论是黄巾军自己,还是其他人,一律都是砍了脑袋!”

“谁不怕死,现在每天都有粥喝,黄巾军士兵出手也是大方,想要挣钱,也有的是方法,何必干那种掉脑袋的活!”

那人说到这里,左右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我家邻居是一对小夫妻,那女的长得漂亮,开门做生意,这几天可是赚了不少钱!”

这人笑的猥琐,魏三一听就明白是什么生意了,于是便问道:

“那他丈夫能同意?”

“那有啥不同意的,那男的得的病,本来就没有几天好活了,但是现在他的病也看好了,家里也有吃有喝,还有钱,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我听说啊,那男的还想让他妻子加入娘子军呢!”

“这娘子军是……”

“娘子军你都不知道,那可全部都是女人,听说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着呢!”

“我听说啊……”

ps:各位彦祖节日快乐,这本书写到现在快80万字了,说实话,成绩真的是垃圾,所有的收入只有几千块,快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但是有各位彦祖的支持,我会尽力写下去!

跪求催更,点赞,评论,免费的发电…………

伤心,绝望的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