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她充满希望地看着台下的那道身影,可他仍旧是跪伏在地上,半天不说一句话。
“表兄以为如何?”她期待着他的回答。
“恕臣无法接受娘娘的好意,”他再拜道,“臣老了,在晋阳也已经定居了十来年,早已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对臣来说,其他郡再好,也比不上晋阳的一棵草,臣的家在那里,臣的妻子也在那里,此生若能老死在晋阳,臣就知足了。”
“那长安呢?”程宜箐期盼问道,“你就不想再回来么?本宫也需要表兄的襄助呢!”
“臣已没有了那番心力,就让臣的孩子替臣回来吧!”
程宜箐听了,只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仿佛变成了陌生人一般,她突然有些不认得自己这位表兄了,她无法相信这样的话会从那个叫“姜安世”的人口中说出来。
那可是昔年亲口对她说要封侯拜相的少年英杰啊!
她现在还记得他说话时眼睛里的那道光!
他怎么变了呢?
他怎么可以变呢?
程宜箐只觉得自己累了,好累好累。
“那就这样吧,”她言语间的失望之情,任是谁都听得出来,“婉儿,替本宫送姜大人出去,本宫有些乏了,想歇息一会儿,请殿外的诸位大人下午再来。”
“是……”
“臣告退。”
姜安世退出到了殿门外,面无表情,旁边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似乎也没听见,他走了很久,一直走到了皇宫外,有一辆马车正在等他。
他上了车。
“直接回晋阳吧,不回府了。”他吩咐仆人道。
“是……”仆人小心地回应着。
“虽说行李都收拾好了,但咱们还没和母亲道别呢,还有两个孩子,听说咱们要回去,特意和先生请了假回长安的。”妻子嗔怪他。
姜安世依旧没有答话,只是摸了摸妻子的脸,而后躺在了妻子的怀里。
“怎么了?”韦璇言语之间充满着关切。
“没事,就是有些累了,我休息会。”
“好……好……”韦璇有些宠溺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吩咐外面的仆人道,“慢些,大人要休息。”
“是。”
马车缓缓朝着东门走去,然后出城,走了许久,而后只听得外面传来一声呼喊。
“是晋阳郡守姜安世姜大人的马车么?”
马车停了下来,姜安世闻言起身,整了整衣冠,而后掀开旁边的帘布,向外望去,是一个儒士,年纪和他差不多,但是十分落魄,一身儒袍已经洗得发白。
他下了马车,朝对方行了一礼,说道:“正是!敢问阁下是?”
“在下刘文基!”他说道,“曾经受教于柳源先生。”
柳源,是昔年与齐固生齐名的大儒,二者并称“北齐南柳”,但去世得很早,收徒亦不多,因此现在倒是有很多人只知齐固生,不知柳源了。
“失敬失敬。”姜安世说道,“敢问先生有何事呢?”
“吾半生漂泊,孑然一身,想投奔名主,为大人谋划一二。”齐文基拱手道。
姜安世一听,心下便明白了几分,对方说曾经受教于柳源先生,但没有称其为先师,多半是曾经听过其讲课,但并非是其弟子,又说想为他谋划,但自己虽是郡守,有辟任之权,但也不是有人上门就收的,按规矩,对方需要请人引荐,写一封荐书,再呈上自己的策论才是,对方不懂得其中门道就仓促上门,多半是四处漂泊的野游士子,偶然得知了他的消息。
“先生可懂民政?”他问道。
“吾不知。”对方诚实回答。
“那可懂军事?”他又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