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背划开,汤汁浸润,极其入味。
说是甜辣口味,更多的仍是辣,沈舒言不喜饭菜过甜,像云慧喜欢的糖醋里脊,他基本是不太会吃。
偶尔心血来潮,会夹过去尝一两块。
这桐乡煲显然是经过改良,用上了云慧自制的豆瓣酱与番茄酱。
大虾弹润,鸡脚软糯,还有菜叶垫底,豆芽、冬瓜、土豆点缀其中,滋味更甚,沈舒言筷子就没停下来过。
云慧倒是更喜欢番茄鱼片煲,鱼肉细嫩无刺,雪白的鱼肉泡在红色的汤汁内,还有干豆丝、菌菇丝等配菜,吃起来口感温润,甜鲜可口。
夜晚烛火昏黄,昨日把那些人打发走后,沈舒言便修书两封,分别寄往京城与兰州。
寄到京城的那封信,是为了和沈父沈母告状。
寄到兰州的那封,则是为了提醒哥哥,从泉城到兰州,寄信总比送人快。
即使沈老夫人此番并未给沈屹言送人过去,自己修书一封,也能让他们夫妻有所心里准备。
秦静檀如今已为人母,云慧隐隐担忧,不知道她会如何处理。
兰州偏远,如今也只能静待回信了。
倒是大邱庄离泉城不过两日路程,柯氏的信也很快就寄到了。
心中先是和云慧吐槽,那县令家的姑娘有多么霸道无理,又和云慧提及几笔柯淑雯的近况。
最后则是对云奕的嘱咐和家中近况。
总体来说,田庄运行正常,甚至今年的产出到了峰值,比前两年还要好。
在云奕离开过后,那县令的女儿竟然还三不五时的过来,想要打他的行踪。
幸亏云慧的住址只有林父和柯氏知晓,加之她一个姑娘家不好跑那么远,才算有得片刻安宁。
云慧颇为哭笑不得,没想到这姑娘还十分执着。
沈舒言最近疲累,雨期也不得休憩,日日需得冒雨去巡视堤坝,云慧在家中也是忙碌不停。
最后写完信,只剩下了相拥而眠的力气。
时间即将进入八月,除去忙碌晚稻栽种的事,还得操心稻田蟹那边的近况。
府中扩建也进行的热火朝天,幸亏有周嬷嬷在。
不然即使把云慧劈成两半,恐怕也是不够用。
待时间进入八月时,云慧便开始着意留心天气的情况。
在确定八月天气晴朗时,也跟着欢呼雀跃不已。
棉花即将进入采摘期,这时候雨不能多,最好日日暴晒才好。
前面摘后面开,摘棉桃也是争分夺秒的累活。
自家这边的棉花不多,云慧尤为期待的,是今年陇原棉花的产量。
那边常年干旱少雨,除去地理位置特殊的陇南,基本是种植棉花比较合适的地方,日照充足,棉桃也优秀。
想必,陇原此次的产量,会让沈屹言在朝中大放异彩,之前所谓的“放弃沈家”言论,也自会不攻而破。
可惜福不双至,云慧这边才回府,就见周嬷嬷神色慌张过来,“夫人,听人说,老爷今日视察的河道处溃堤,如今音信全无,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