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慧和林家夫妇进来便看到是这等场景,正巧碰上荣氏从灶间出来,“快进来坐,马上咱们就开饭”。
这时候天才算真正黑下来,马儿一直拴在食肆的后院,这回只肖把板车也推过去就成。
绵酥油香的肉夹馍,劲道爽滑的凉皮,再来上一口卤入味的猪蹄和鸡腿,美滋滋。
席间聊着聊着,还讲起了林三伯,林父也觉得奇怪,这大半年下来,他看着林三伯和孙氏的冲突也少了,懒散劲也消了不少。
前两日竟然还跟着林二伯一起去山上给自己帮忙。
自家亲哥哥什么模样,林父从小就知道,这冷不丁的以转变,还觉得有几分稀奇。
林大伯沉吟一会才道出实情,不仅是林三伯,就连宋氏和春强都明显有了变化。
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还得是林爷爷。
本来么,林三伯一家好吃懒做,是全村都知道的事情,甚少有几个瞧得起他们一家的。
再加上二伯母孙氏没少明里暗里的挤兑人,林爷爷爱子心切,总觉得儿子有些受委屈。
但过年的时候,看春强那副无法无天的模样,林爷爷也觉得不妥,自己老伴身子不好,经不起闹腾。
儿孙自有儿孙福,前提是老人别插手太多。
之前看到了罗家的下场,林爷爷还有些钻牛角尖,但是看云奕自上学会谈吐愈发言之有物,林爷爷就知道,自己以前错的有些离谱。
本来林三伯自娘胎里出来就是最弱的那个,不仅身高不行,读书上也不行,后来还摔了脑袋。
春强出声的时候也是弱弱的,智商吗......
用云慧的话来说就是,别说话,还像个人。
若是攀谈几句,就得露馅。
总之一家三口,都不太聪明,还没什么人缘。
对待这种人,你有什么办法?
说他傻吧,他还知道谁对他好 。
说他不傻吧,还说话办事没章法。
用农村土话来说就是,缺根弦。
林家其余三兄弟能说什么,毕竟都是一母同胞,再多的龃龉,也只能私下解决。
林爷爷这次不知道对林三伯一家说了什么,反正效果很明显,田地里杂草也不再比人还高,宋氏也会偶尔做些吃食孝敬二老。
林三伯更是在县城找了个活做,春强因为年龄大了,索性在家跟着林爷爷学读书写字。
虽然林爷爷并未考取功名,但是教一个人启蒙,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希望林爷爷这顿感化,能够坚持的时日多一些。
注:
根据明万历年间的官方资料记载,一两银子可以购买普通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因此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900到1000元之间,一文钱相当于1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