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至少比在家时多吃了一顿。
寄宿生活也不能强求太多。
吃完饭,私塾里慢慢的热闹起来。
时间虽然还早,但是学子已经陆陆续续地到齐了。
自古便没有学生等老师的道理,所以每个学子即便不能提前,也力求准时。
堂屋正堂是待客吃饭的地方,堂屋左侧是下舍所在,19个五六岁的奶娃娃正襟危坐,第一天上课大家都很拘谨。
堂屋东侧是中舍和上舍,上舍学子平时都在家温习功课,只有心中有惑或者课业有疑才会到草堂请教崔夫子,因为上舍学子即便不是童生,也是可以下场试水的科举种子,所以自由度会更高一些。
所以东屋只有中舍的七人在,上舍三张书案则是空无一人。
王青云和李皓一张书案,石山独自一张书案坐在最后边,六岁的石山本就年纪较大,经常练武又导致身高比常人高一些,所以石山就坐在最后了。
没想到的是古代也是按照个子排位置的。
上课前即便很安静,也免不了大家窃窃私语,王青云这才了解到,下舍里边还有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大约八九岁的样子,是班级一霸。
身高和石山相仿。
虽然读了几年但是仍没有达到中舍水平。
中舍什么水平,至少是把三百千熟背,并且了解其经意内容,这才能开始四书五经的学习。
上课是从下舍开始,下舍都是在学习三百年的稚童,王青云是会读会认,李皓是已经学过,开始学习王青云,而石山则是白纸一张。
即便是新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只等月考的时候,才有机会升舍,李皓大概率是有机会在第一次考核的时候升舍的,而王青云没有办法即便是现在升舍他也没有四书。
所以趁着这一个月时间,王青云还要将四书抄出来。
令人开心的是,李皓拥有全套的四书五经。
虽然只是手抄版,但是王青云哪有什么好挑的呢?
如果向崔夫子借,王青云还真有一点不好意思。
所以王青云想要和李皓一块升舍的话,这一个月至少要抄4本书,虽说王青云的字就那样,但是至少字形没什么问题。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上课,王青云也是有一点期待的。
一身墨绿色的长衫,带着浓浓的书卷气,一脸淡然的崔夫子背着手缓缓走进了草堂。
草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孩童的目光随着崔夫子的身影四动。
草堂里没有讲台,没有黑板,只有一张属于夫子的案几,一个蒲团。
蒲团可以坐,可以跪坐,并没有特别的要求。
崔夫子坐下以后,这时候新老同学的区别就很明显了。
新入学的都是满脸期待,老生都是一脸戏谑的看着新生。
这可能就是出于知识层次的优越感吧。
“你们为什么读书?”
老学子们习以为常,没有什么表示,新学子们若有所思?
这个问题对一群新入学的稚童们来说命题是有点大的。
崔夫子也没有催促,夏天的风从敞开的窗户肆意流转,本就是早晨并不燥热。
“可惜不是白衣”王青云有了一点感慨。
要不然真有一点出尘的感觉。
这次的回答可能对于每一个新学子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王青云也重新思索起来。
这个问题,第一次见崔夫子的时候王青云就回答了,读书就是为了不种地。
但是,真的是为了不种地吗?王青云现在也不知道答案了。
“当官”
有一个新生开口了,看样子,王青云觉得应该是镇里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