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第72章 老朱:嗯,懂事

要是不开。

面对道衍和朱标两个聪明人,

常升实在有理由担心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进度。

“会议时间:洪武十三年三月八日。

“会议地点:东宫书房。”

“参会人员:太子,少詹事常升,试科举主考道衍,大明报社社长兼钟离,报社副社长许浊。”

“会议记录:钟离。”

“会议主题:成立一个专门为朝廷发声的咽喉,同时为正在进行的试科举保驾的机构——大明报社。”

“今日召集诸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操办这间报社。”

“在有人发言时,请在坐列位都保持安静,等上一人发言完毕之后,再行举手发言。”

“它的形式,类于朝廷分发各地的邸报,但面向的群体不同,邸报是给官员看的,而报社将要发行的报纸,面对的群体则是老百姓和读书人。”

“本官知道寻常老百姓看不懂邸报。”

“其实也不需要他们懂。”

“只要遍布大江南北,以说书为生的那群下九流能够读懂,这报纸上的内容,便能或早或晚的传到千家万户的耳中。”

“以上部分,可有疑问?”

道衍是个老江湖,阅历又深,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报纸的职能,以及其中蕴含的能量。

结合参会人员中,常升对他的介绍。

这老小子瞬间就明白常升想要让他做什么了。

朱标举起了手。

他倒不是听不懂。

一来是照顾一下在后面奋笔疾书,边记边写,满头细汗的钟离,二来他也确实好奇这有别于朝会后奏书,却极富秩序性和易理解的开会模式。

“设立有司,如案牍司之例,少詹事向孤报备即可,何故专门召开此会?”

“回殿下。”

“设立案牍司,乃从成制中整合优化。”

“精简机构,发挥成效,且不影响朝廷运转。”

“故以殿下职能,当可自决。”

“而大明报社与案牍司不同,是为从无到有。如今虽挂名东宫之下,游离六部之外,然其职能规划涉猎朝廷喉舌,且要为太子殿下如今主持的试科举之制保驾护航,迟早要纳入朝廷节制。”

“遂必须划分职务,职责。”

“一旦出了纰漏,不能牵扯到太子殿下的头上。”

“故臣作为主导,以白话文书写会议记录,清晰传达会议各人发言及精要,合众人计长,向陛下阐述设立有司的必要和职权官属的划分,以作请示,是臣作为臣子的本分。”

“不仅能让陛下更加直观的了解臣下所求,作出批复。”

“也能从各人的发言中,辨明人才。”

说着。

常升还所有所意的瞥了一眼道衍。

见道衍微微颔首,常升才继续到:“同理,这种会议记录的方式,也适用于朝廷向下下达政令政务。”

“会议的方式,能更加直观的阐述政令的用意。”

“白话文的记录,能避免有人恶意解读,曲解政令。”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开会讨论和会议记录的方式,更能让朝廷官员直观的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弊病,集思广益,力图解决。”

“但为防有人假托会议之名施行懒政,如例会的频率,紧急召开的条件,值得到会上议论的政务的标准等等。”

“都需陛下御笔圣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
极品布衣
极品布衣
穿越成古代寒门,家里穷得连窝头都吃不起,李青山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什么,打猎还要用长矛?爷有诸葛连弩!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生铁锻钢吧。都什么年代了,还没人会用扦插和嫁接法种地?李青山一拍脑袋,“我忘了,这还是古代呢。”有军士入账:“禀告大人,西凉军八千人东进!”李青山挥挥手,“派咱刚练好的八百神机营,用我新发明的陪他们玩玩。”有谋士入账:“主公,封疆大吏陈宇成、镇北王爷秦雄关,还有
开推土机的派大星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还说你不是女帝,你都怀孕了!
【女帝+历史+权谋+爽文】许烁一朝穿越,得来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老爹,他自此纨跨逍遥,只想做个二代!可便宜爹为国征战之际,他却突然被女帝诏进了宫……,帮女帝,撑起这一片天下!
三三
大商川行军
大商川行军
直到见到王位上那个威武的男人,他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计划好的。本就没有什么天命,本就是这个男人默默地在背后推动了一切的发展,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下去,更为了炎黄子孙能够万世不衰,这个男人宁愿背负万世骂名,也要做一件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而这一切的转折,竟然就在他身上……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