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94章 皇帝驾崩

至于死了一地的大明重臣,尤其是为了保护他不受枪伤的沐天波等人,永历皇帝自始至终连用正眼都没看这些人。

..........

与此同时,昆明平西王府。

吴三桂昨夜的满腔邪火,已经被一泓清泉彻底的软化和释放。

新纳的小妾,昨夜辛苦劳动了一夜,仍然在熟睡。

吴三桂却是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随后推开门在院子里逛了逛,然后不知不觉就在往书房走去。

忽然,朝廷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被亲卫带着闯了进来。

看见吴三桂,一群人呼啦啦跪倒在地。

“报......”

吴三桂心里一紧:“难道说那个什么锦衣卫第一师,绕过我的防线进攻别的区域了?”

他连忙叫起了信使:“何事如此慌张?”

信使满脸的惶急:“王爷!皇上,驾崩了!”

吴三桂只觉得脑袋瓜嗡的一下子,脚下一个踉跄,连忙扶住了旁边的下人。

“你再说一遍?”

吴三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开口反问道。

信使也不含糊,直接大声道:“报!陛下,驾崩了!”

这一次,吴三桂听得清清楚楚。

正月初七,鞑子皇帝顺治死于养心殿,年方二十四。

正月初九,其子玄烨继位,定第二年改元康熙,另外有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吴三桂经过了一开始的慌乱,整个人的态度变得神秘莫测起来。

他把师爷召到了府邸中。

两人足足商议了一天,直到傍晚掌灯时分,师爷才满是疲惫的离去。

吴三桂一个人坐在屋里,端着早就冷掉的茶水,又是枯坐了一夜。

直到天光大亮,吴三桂才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走出了书房。

虽然一夜没睡,可是吴三桂的精神却是异常的兴奋。

他抬手召过亲卫,细细的吩咐了几句后,把一个封口的蜡丸交到了亲卫手中。

一炷香后,三骑快马从平西王府中疾驰而出,消失在了薄薄的晨雾当中。

......

缅甸。

如今的缅甸,已经彻底被陈昊的队伍攻陷了。

原先的缅甸王城阿瓦,彻底被陈昊派人摧毁了。

所有原先居住在王城的缅甸人,被疏散到了周边的城镇中。

定缅城成为了新的缅甸首府。

自从把永历皇帝夫妇接回了定缅城,陈昊为他们专门准备了一个守卫森严的府邸。

毕竟是大明皇帝陛下,严密的保护是很必须的,在锦衣卫第一师的保护下,绝不能再出现皇帝落入他人之手的笑话。

所以陈昊特意从特种作战旅挑选了一个营的士兵,专门负责永历皇帝府邸的安全。

正月初九,鞑子皇帝玄烨登基的当天。

陈昊派出了信使昭告天下:“大明永历皇帝巡幸缅甸,改元复兴!当年为大明复兴元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种田文、大秦、屠龙术)赵凯穿越大秦,成为鹅城县令,完成鹅城第一个五年计划,将鹅城打造成成了大秦商业中心……嬴政东游,意外到达鹅城,开局收获世界地图、成为蜜雪大秦加盟商、抽水马桶代理者……不久之后,赵国发生大地震,天下动乱,大秦东出时机已至,嬴政三顾茅庐,邀请赵凯出山,担当大秦国师,传授嬴政父子帝王屠龙术!
黑大帅爱吃猫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故事要从1924年,末代皇帝被赶出宫的那个冬天说起。我长生千年的师傅羽化登仙,临终前师傅将长生秘诀传给了我,让我下山入世,去京师继承财产,告诫我医者当有仁心,悬壶济世才能积攒功德,又说乱世人心不古,宁可做半世枭雄,也不要为一世仁君,若我心怀家国安危民族大义,当扶社稷之将倾,若我心怀野心,则要有驱除鞑虏还我华夏之志,若我只想安稳度日,也得洞悉人性,人情世故比打打杀杀高明百倍,如若胸无大志,可游戏人间
浊酒醉余生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元末怀远,朱元璋与少年拜兄弟,从此洪武皇帝如虎添翼。立门户,杀元贼,渡长江,定应天。谈笑间陈友谅,张士诚之辈灰飞烟灭。建大明,立伟业。下面请陛下义弟唐巍讲几句:最近因一些私人问题占用了公共资源,我深表歉意。首先,我对小明王的事情深表遗憾,毕竟我什么也做不了。其次,各位记得去文华殿领取今年的KPI考核。最后,新的试验田、机械厂和大航海项目需要一批志愿者,报名的请到国子监,从九品待遇。有人问:您是大明
键中仙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年仅十七岁的赵云。凭借一腔热血,以及前世的记忆,赵云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东汉王朝已经腐朽,世家豪族无法无天。赵云未得功赏,反而成了通缉犯!赵云怒而聚众造反。他带着数万穷苦百姓,来到凉州南部的一个偏僻山谷。他在这里称王建国,定国名为。夏国南征高原,北收凉州,西征西域,东进关中,急速壮大。夏国每天都在高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董卓领导的旧汉,刘焉领导的新汉,都决定摸
月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