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第131章: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纵观华夏历史。

实际上历朝历代都能看见游牧民族的影子。

匈奴、东胡、柔然、乌桓、鲜卑、契丹以及今天的突厥。

别看这些游牧民族的名称不同,历史地位也不同。

但却有一个共同点,攻击性都非常强。

不是入侵这个,就是入侵那个。

但这也不是不能理解。

众所周知,北漠地区是高纬度的干燥地带。

冬天冷的要死,夏天热的要命。

也是因为这种气候,导致国内许多地方都是沙漠,真正能放牧的肥沃草场少得可怜。

为了争抢这些牧场,这些游牧民族势必会发动接连不断的战争。

在这样的战争当中,固然会出现流血牺牲的情况。

但却也培养出了游牧民族那骁勇善战的血统。

如若换成古人思想来看这件事儿。

无外乎是觉得这些人皆是一些好战的蛮夷之辈。

一天不打仗,他们就浑身难受。

这种思想,显然很可笑。

如若能吃饱饭,谁想打仗呢?

所以这事儿在李承乾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李承乾面朝李世民,慢悠悠的说道:“如若父皇想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麻烦。”

“首先要做的,就是北民南迁。”

“北民南迁?”

还不等李世民说话。

尚书左仆射萧瑀便直接开口道:“如若老臣没猜错的话,殿下说的可是要将那些蛮夷迁入我大唐境内?”

“正是如此。”

李承乾微微欠身。

“殿下这话,可有点说笑的意思了吧。”

“此等作为,不就引狼入室?”

“殿下,您尚且年幼,就不要掺和到政务上了,听听就好了。”

萧瑀看向李承乾。

他的话,虽然没有太过分。

但却也是非常的不客气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

毕竟以他的思想来听李承乾的那些话,非常幼稚可笑。

实不知,他在李承乾眼里才是幼稚可笑呢。

李承乾也不与他辩驳,面朝李世民道:“我且问父皇一句,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气节吗?是尊严吗?还是那些说出去都没人信的理想?”

李世民目光怪异的望着他,没说话。

李承乾继续道:“人活一世为的无外乎就是两个字,吃饭。”

“如若真能吃饱了饭,谁能整日惦记着打仗呢?难不成真是吃饱了撑的?”

“显然这世上没有那么傻的人呀。”

“北漠游牧民之所以连年在草原上征战,争夺丰满牧场,不也就是为了一口饱饭吃么。”

“如若父皇能给他们这口饭吃,父皇您觉得,他们还会造反吗?”

李承乾侃侃而谈:“换句话说,您让他们离开草原,去过耕种的生活,他们还会有游牧时那样的攻击性吗?”

李世民没说话,一直都在沉思着。

可那些大臣受不了了。

甚至有人看向李承乾时,眼中都出现厌恶的神情了。

{收到来自萧瑀的鄙视值+53……}

{收到来自房玄龄的鄙视值+37……}

{收到来自魏征的鄙视值+36……}

{收到来自……}

只是顷刻间,系统提示音就炸天了。

李承乾也没想到,自己一番话竟然带来了这样的效果。

看来以后自己还是得多提这种政务才行呀。

这时候,萧瑀哼笑一声道:“殿下且知,胡人野蛮,难以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