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第113章:伤兵营里的民谣小调

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能打赢突厥,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如若不是颉利愚蠢。

如若不是薛延陀叛离突厥。

大唐怕是还得等几十年才能使北境安稳。

可就算如此,这场仗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因大唐发兵太快,颉利还未来得及做准备,许多地方都还未来得及派遣重兵。

故而大唐在前期占尽优势。

尤其在定襄一战当中,李靖不过率领三千人马,便攻破占襄城。

这一战直将颉利吓得连夜后撤五百里,一直到了碛口才敢立牙帐重整兵马。

他本以为,李靖率领三千兵马,便敢孤军深入,肯定是有主力跟着。

所以才慌忙逃跑。

谁知等到了地方后,才知道李靖就这三千兵马,多一个都没有。

这一下,可把颉利给气的不轻。

当场发兵准备将这三千人全歼在北漠草原上。

李靖带着三千兵马入境没错,后面没有大军也没错。

但架不住后面李勣追得快呀。

在李靖率军奔袭占襄城,颉利逃跑后,李勣就料到了颉利的动态。

也知道,他肯定会对此恼羞成怒,并且快速反应企图将李靖一部全歼。

故而在当日,李勣并未入城,而是直接带领军兵两万人前往白道。

在白道设下埋伏,只等颉利自己入套。

果然,不过两日后,颉利的人马到来。

结果显而易见,被李勣拎着脖领子一顿胖揍。

直打的这些突厥人鼻青脸肿的退回大漠深处。

固然两场胜仗振奋了人心,可大唐方面的损失也不小。

如若是了解历史的人,就都知道和北漠突厥作战有多恐怖。

随突厥地处苦寒之地。

但突厥人生长在马背上。

族内就算几岁的孩子,都会骑马射箭。

因为这些,就是他们的生存本能。

几乎可以说,突厥人都是个顶个的骁勇善战。

打起仗来,更是全民皆兵。

两仗下来,大唐方面共计伤亡六千余人。

其中阵亡就有两千余人,重伤还有七百余人。

轻伤的三千多人当中也只有七百多人还能继续随军作战。

剩下的,全部都要由后勤补给线上的兄弟分批次的运回雁门关治疗。

……

也是从这天开始。

李承乾潇洒自由的日子也到头了。

第一日,后勤补给线方面送回来的是重伤员。

因为医疗条件落后,伤口感染等问题。

能活着抵达抵达雁门关的重伤员不足三成。

而且,就算这三成当中也有许多撑不过去了。

对于这种情况,旁边的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其中滋味有多不好受,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重伤员中,轻则是被人砍了一刀,而最多的还是缺胳膊断腿的。

哪怕没有在战场上厮杀,也能感受得到战场上的惨烈。

那些哀嚎,那些痛呼,刺人心弦。

本来,李承乾以为自己拥有了扁鹊的医术,能让更多人活下来。

可他还是要看着很多人死在自己眼前。

在帮一个断了胳膊的伤兵包扎伤口时。

李承乾也不由红了眼眶。

十指尚且连心,断了胳膊,得多疼啊……

可这伤兵,却一直看着李承乾,从未哀嚎一声。

李承乾瞥了他一眼,顿觉眼熟。

似乎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他。

许久后,李承乾忽然想起来。

在攻打梁师都时,自己在伤兵营里就见过他。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你小子也太完蛋了,怎么又受伤了?”

上次,在攻打梁师都的时候,这个十六七岁的家伙,就杀了一个突厥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