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周的谈判,工会用超出预期的资金,人终于拿到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公司的控制权。
当然王敏也拿到了计算所更多的技术和研究人员。
其实这个时期计算所已经有了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型的数据处理机。
只是由于计算所体型过于庞大,资金紧张不得已进行拆分。
有了计算所这个强大的研究机构,王敏也能借着关系拿到不少的技术。
王敏这才知道为什么柳某人发展的这么快了!
在新公司还没有挂牌前,在西安新的研究就开建了。
在青海西宁的数据处理中心也破土动工了。
这一下红星轧钢厂在西北的布局才在中央部委里慢慢显露出来。
至于中关村那块价值连城的地皮,王敏打算拿一部分出来回馈一下计算所。
从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培养人才的速度绝对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他们补充了各个行业,各个研究所以及重要部门。
这也让很多的老人和思想作风陈旧的工作人员倍受冲击。
但是初入社会的他们在成绩和成就上没有老员工的厚重,以至于他们内心感到无比的压抑。
虽然社会上有了很多的个体和私人企业,国人的思想却还停留在为国家效力的观念上。
老一辈的人还在不停的给自己孩子灌输着个体户和私人企业有资本家的嫌疑。
很多企业挂靠在国企和政府名下才能看起来顺眼很多。
这是国情决定的,王敏没有办法。
随着新疆农机厂的扩大和市场上农机需求的增加,零件的供应商也就慢慢的多了起来。
很多零件的制造车间大多是国有企业的一个车间或者乡镇企业。
也可以理解成作坊工厂,但不能否认的是这增加了当地的就业人群。
工人数量的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加入,这时候王敏在西北的布局才一点点的显露出来。
很多东西从书面数据上看不出来,改革开放,只要政府有点作为城市和地区的税收增加已经是必然的了!
东部沿海快速发展吸引了中央各个部委很多的目光。
直到计算所新技术公司的新研究实验室在西安落成,并且投入使用,中央的几个部委才发现西北还有一个在全国算不上龙头的企业,在西部扎根如此深了。
随着八五年的到来,到中央各个部委告状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学生还在实行分配制度,很多大学生踌躇满志的进了新的工作单位,却过的不尽如人意。
王敏利用工会挖过特殊人才,自己也没想到只是特定的人才,消息却扩散的很快。
同学,同校,同乡的信息沟通超出了王敏的想象。
待遇好,福利好,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红星轧钢厂的附属工厂。
王敏能怎么办,人才来了能不接着嘛,王敏又不傻。
更何况这个时代人的扎根精神和奉献精神远超后世。
这种人才流动也就引起了很多单位工厂的不满,结果就是王敏被约谈了。
最先约谈的是轧钢厂的领导,当中央部委从轧钢厂领导的口中知道,他们对工会的资金和业务只有监督权没有调动的权力时一个个都表示难以理解。
直到摸清工会资金的组成,也让中央部委感到难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