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儿。”
何雨柱慢悠悠嘱咐一声。
看情况,应该问题不大。
带着材料叮叮当当,迅速开工。
何雨柱就把东西丢在门口儿,丝毫不怕被人当垃圾捡走了。
这可是他何雨柱家大门口,又是棒梗看上的东西。
整个四合院儿,估摸着谁也没那本事。
果然。
一天不到,何雨柱的“开心农场”,就鸟枪换炮,用上了新的装备。
“草方格种植器”,经过何雨柱的设计……好吧,不是何雨柱的设计,是何雨柱的构思,加上一大爷和二大爷的设计与优化,最后有了完整的形态。
它和后世的三轮车差不多,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有点像马车的套杆系统,可以和自行车组装,让“种植器”与“自行车”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三轮车”的稳定结构,在前门通过镫轮子来移动。
后半部分,则是与播种器联通,集合“翻耕”、“压草”、“播种”、“推土”为一体,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完成种植步骤。
简单来说,就是这套流程,本来得先翻耕,再压草,再播种,再推土,对整片土地做完一个步骤,再做下一个步骤,非常累人,也非常枯燥,折磨。
用了“种植器”之后,“种植器”内部,相当于是一个长条形结构。
它把每个步骤拆解了,然后以线性的动线形式,利用惯性,自动完成了种植流程。
简单,方便。
且环保。
配上“草方格自动种植器”后,何雨柱的耕种效率明显提高。
种子撒进篓子里,前头套上自行车,蹬上两步,后头的播种器,就自动把地种完了。
这样种出来的地,虽然不像治沙的“标准草方格”那样,能完全阻拦沙土,但是也能形成“波浪形”的缓冲带。
要种植成方格子,只需要再纵向骑一遍自行车就行了。
正方形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的效果,远远优于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圆形等其他形式的草墙。
而1米x1米,20~30cm高度麦草的沙障更是优中选优。
在有效防止风沙的同时,还能保持小方格内部的环境稳定,促进内部作物的生长。
几轮下来,等草方格的草腐烂完毕,这里的土也将从荒漠土,转化成了正常但依然缺乏有机物的黄土。
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尝试着种植大豆。
大豆的根瘤菌以及秸秆的的特点,使得种植大豆的确能活化土壤,而且,大豆作为经济作物,也非常适合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的种植形式。
这个时期要格外小心,如果土壤的排水、通风没有做好,红土内的氧化铁将会被还原成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将会呈现出青色。
但红土地也能进行改良,可以依靠大平原的优势,配合大量使用的氮、磷、钾等复合肥料,假以时日,进化成最优质的“黑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少人听到“化肥”会脸色一变,但现代农业的高产高效,与古代农业天差地别的效率,确确实实不可同日而语。
化肥和良种,在其中,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何雨柱的理想并不大,只是想让身边的人,他能接触到的,稍微过得好一点。
屯粮,屯的就是一个安全感。
土地必须改良,这个过程中,产生出过量的大豆也没关系,大不了鹰酱跟咱们打“粮食战争”的时候,狙他们一波外汇嘛。
凭着穿越者的记忆,何雨柱依稀记得,“粮食战争”刚打响的那会儿,,美债还不像21世纪一样,是拿到手,又花不出去的废纸。
存一点儿,拿在手里,也是一种威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