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

第61章 伯爷的名声真好用

旁边花梨官帽椅上的官员们,纷纷苦着脸劝了起来,就差给他跪下了。

“卢兄过去一直抱怨朝廷没有识人之明,不给你一个施展才学的机会,这不就来了。”

“难不成卢贤弟叶公好龙?机会来了反而是不敢去了。”

“本官看你是只会吹嘘,没有那个本事,担心自己到了陛下身边露了馅。”

卢象升蹲在一张花梨官帽椅上,手里拿着旱烟杆,愁眉苦脸的在那吞云吐雾。

官员们的激将法没有一点作用,反倒是自己被满屋子烟气呛的不停咳嗽,恨恨的想把烟杆给折了。

卢象升一天不去军营就浑身难受,由于被建廉堵着门,好几天没去军营的他浑身刺挠,像是长了虱子一样。

卢象升伸出挠了几下,骂骂咧咧道:“驴草的玩意,要不是看在你是一片好心请我出山,非得用烟袋锅子敲烂你的脑壳。”

大名知府等官员听到他粗俗的骂声,脸上出现了一丝嫌弃,没有半点官员该有的仪表。

要不是国舅爷看上了他,谁会在这里像个孙子一样苦苦哀求。

卢象升知道平时不受待见的他,今天衙门里能来这么多官员,全是仰仗了国舅爷的面子,还是沮丧的说道:“要是换作旁人举荐我,早就屁颠屁颠的去赴任了,偏偏是以混账出名的周永宁。”

“官位还是大汉将军指挥使那顶金灿灿的官帽子,我要是赶去赴任了,乡里人怎么看我卢象升,肯定说我是个攀附权贵的阿谀小人。”

大名知府刚要脱口而出不要在乎那帮泥腿子的看法,突然噎住了,贬低乡民的话说不出口了。

卢象升和国舅爷周永宁一样也是个奇葩,不在乎自己在官场上名声,甚至不在乎官僚士绅的看法,只在意乡民的口碑。

难怪周永宁看上了他,全是一路货色,属于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大名知府与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哑口无言了,要是换作别的原因还能搪塞过去,可就这一样国舅爷的名声,谁来了都没招。

“嘭!”

官署里突然传来一声坠落地面的声音,大名知府等官员吓得手掌一哆嗦,差点摔了手里的豆青釉盖碗。

建廉爬起来,顾不上拍打灰尘,喜不自胜的说道:“谁说是国舅爷举荐了卢守备,是番茄伯举荐了卢守备。”

番茄伯?

这是从哪冒出来的伯爷,没听说过大明还有一位番茄伯。

大名知府猛的一拍大腿,哈哈笑道:“本官真是急糊涂了,怎么忘了这一茬,国舅爷已经封为了番茄伯,这么一来举荐你的就不是一位外戚国舅爷了,而是勋贵。”

卢象升眉开眼笑了,从花梨官帽椅跳了下来:“怎么不早说,害的我纠结了那么多天,耽误事啊。”

“勋贵有举荐武官的职责,番茄伯慧眼识珠,我也不能不识抬举。”

“走,上任京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
男儿在世,何不操持兵戈,驰骋于疆场,护佑百姓,保家卫国。天若假我十年为君,我必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百姓之念为己念。使四海联通,互为表里。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四海之心,皆念大明。
天生无尘
大明:秦王殿下,你要逼死老朱?
大明:秦王殿下,你要逼死老朱?
一朝穿越,成为秦王殿下,朱樉。觉醒神级怒气系统,还指定惹怒老朱!朱樉只好装疯卖傻,在坑爹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老朱,我看这玉玺不错,拿来砸核桃刚好!”老朱:怒火+100!“老朱,这龙椅看起来挺威风的!来人啊,搬到本王宫里去吧!”老朱:怒火+10000!“老朱老朱老朱……”老朱:“逆子,你给俺站住,看咱不砍了你!”
王家沟的神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
大明,洪武年间。现代青年穿越成大明六皇子——朱桢。他睁开迷茫的眼睛,在胡充妃和马皇后的悉心照料之下,渐渐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听闻徐家小姐也昏了过去,他想到了一个可能。可是,年方九岁的他被禁止出宫,只好哀求马皇后,而正好太子朱标即将大婚。他期待着这一天。坐拥系统的他开始练武,种田,做玻璃。解道夸他是武道天才。王德发誓一定要跑过他。朱元璋怒骂浑小子。终于朱标大婚的日子来临。他出尽风头,终见徐妙云。两人正
刘雪倩11111
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穿越成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乱世,即将开启。宋皇后:“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为君妇,十八遇曹郎。”貂蝉:“河山万里,皆于舞中,华丽又漂亮地生存到最后。”蔡琰:“我和曹公,如同梦想和梦想的相遇。开足马力,平定天下!”大小乔:“在曹公创造的和平里,正义从不会迟到半息。天下太平了,适合睡到自然醒。”群英荟萃的汉末大世,有人鞠躬尽瘁,有人鹰视狼顾。有名传千古的壮烈,更有流芳百世的奇谋。曹操爱
世家千年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
李临渊穿越明朝,前身因谏言当朝驸马,而被欺辱,权势压人,好在觉醒批判文豪系统。【一空依傍,自铸伟词。世间百态,千人千面!】【人心如鬼,善恶难辨】【以话本道尽人间故事,揭露人心】随后,一部《秦香莲》诞生,撕开多少“斯文禽兽”之真面目。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部《骆驼祥子》,道尽百姓之苦,生民之痛。一部《狂人日记》,昭告天下,何为历史,何为仁义道德,何为【吃人】!......大明上下,百官至
日更两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