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

第390章 彩蛋·“边衅”75

东汉,建武年间。

刘秀着实有些牙疼:“这简英在听到波廷格夸赞他热爱和平的时候就没有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得吗?”

这波廷格的夸奖,是个人都能感觉出来有些问题吧?一个和央洲你来我往交战多次、甚至是压着央洲打了这么长时间的国家的代表,一个在交战期间一点喘息之机都不给央洲留的国家的代表,他居然夸赞央洲的谈判官员“热爱和平”……

这怎么看怎么都能感觉出来不是什么好话吧?

而只要这时候从波廷格的话语中听出什么端倪来,就完全可以判断出这个条约内容存在问题,是一个对莺莺国非常有利而对央洲极为不利的条款。由此,说不定央洲还能减轻一点损失。

简英难道对此就一点感觉都没有,还就这么接下了波廷格的称赞?他的脑子呢?

【第三个问题呢,是关于双方的贸易往来的事情。】

【还是首相亨利最先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央洲给予莺莺国的商人单独优惠。但是,他还是表示,如果央洲能够愿意割让岛屿的话,那么条款中也可以不涉及这项内容。而正如他的要求,金京条约中,并没有提到这方面的条款,因为莺莺国已经从这份条约中捞到了不少额好处。】

【但是,问题在于,央洲对于贸易方面的一无所知。出于悠久的陆权国家的传统,央洲一向是不怎么重视商业贸易的。虽然在长期的历史之中不是没有出现过一些有效的商贸手段,但是这并不被视为主流,也不被人所推崇。】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愿意学习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官员自然少之又少,即使了解,他们知道的也不过是最为简单基础的商贸方式和手段,以及一些官商勾结的方法。对于可能的通过商贸来深度且长期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方法,他们并不怎么了解,也并不敏感。】

【因此,在简英提出的建议中,是要求莺莺国去与其他国家交涉,因为央洲只打算给莺莺国额外开放四个口岸。但是,波廷格却没有同意这个提议,他直接表示:莺莺国同意央洲也给其他国家开放这四个口岸。】

【——这也是央洲官员对于此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彼此来往并不了解导致的结果。简英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莺莺国得到了额外的四个口岸,必然会独占这样的好处。但是实际上,根据莺莺国政府与其他国家的来往情况,莺莺国并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阻拦其他国家。】

【有了莺莺国的表态,又有央洲自己的军事力量放在那里,简英发现央洲已经不能阻止其他国家对于这四个口岸的觊觎,也无力阻挡。既然如此,简英干脆决定,把这四个口岸开放给其他国家的商人,并且给他们和莺莺国商人一样的权利。】

【此时,他的态度转变,便转而开始担心起莺莺国可能会造成的阻碍来——于是,他便要求波廷格将“莺莺国同意其他国家进入这四个口岸进行商贸”的话语明确写到条约之中。】

【怎么说呢,虽然这种事情理论上并不需要征求莺莺国的同意,毕竟这完全是属于央洲自己的内务:至少在此时,口岸还是属于央洲自己的,那么开放给谁、怎么开放,都还是央洲的权力。】

【不过,虽然写了这样的内容,但在此时,央洲的权力也还是握在自己手中的。】

汉朝初年。

刘邦陷入了思考。

要说中原的历史上有没有优秀的商业操作案例,并通过商业来影响国家的事情,那当然有,而且还非常地震动人心,让当时的所有人和之后的所有人都深刻意识到了这种操作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不过,也可以说,正因为这些案例,才让当时的其他人和后来的所有人提高了对商人的警惕之心——农,才是国之根本,如果大量的人都去弃农经商,那么国家的根基就不能稳定,社会就有可能会陷入到混乱之中;而若是国家之外还有敌人,那么就极有可能被这个敌人抓住机会。

刘邦也不认为重视农业有什么问题,国家的赋税、社会的各方面都需要农业这个根基,鼓励耕种是每一个国家的根本政策。再者,大汉现在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全力恢复和发展耕种还来不及,哪有余地留给那些商人?

但是,现在看看,即使不鼓励商业,即使此时的重点必然是要放在农业上,可如果大臣们对于商贾之事都一无所知、毫无敏锐度的话,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事儿。

就比如,央洲的这些官员,看样子就不能从莺莺国的各种文字话语中发现什么问题。他们仅有的商贾知识,恐怕还真就是官商勾结那一套了。

【不过,等到莺莺国和央洲双方交换文书的时候,在签字之前,莺莺国在自己的条约文书中增添了一段新的内容,大致意思是:既然其他国家在四个口岸的待遇和莺莺国人一样,那么如果将来皇帝要施恩给其他国家,也应当允许莺莺国人也受到同样的待遇,才能算是公平。】

【当然,莺莺国的内容不是这么直白地写的,他们的用词非常地恭顺,完全表现出了一份番邦国家请求沐浴天恩的样子。】

【简英并不了解贸易方面的事情,也不了解世界上关于条约内容的情况,还没有签订这种条约的经验。他没有半分这方面的知识,便依旧是按照传统的上国思维来考虑莺莺国新添加的这段内容。】

【——上国皇帝施恩怀远,对于那些番邦国家,自然是要一视同仁的,这样才能体现出皇帝的恩德,也能彰显出皇帝的公允,以及上国的气度。】

【所以,莺莺国的这个请求并不算过分,也不是不能理解,符合传统的上国施恩的思路。】

【不过,从传统的上国思维来思考,简英还觉得,番邦国家如果总是自己要求皇帝施恩,那就有些太过了,有失体统,还显得贪得无厌。因此,他在莺莺国添加的内容之后又补充了一段内容——按照他自己的上国逻辑:莺莺国人和其他国家都不能倚仗这个条款,向央洲随意提出请求。】

【至此,这部分条款的具体内容算是商定完毕了。】

【简英完全不了解波廷格的目的,也读不出条款背后的深意,只能是自以为完善地补充了一段内容,以此来“限制”莺莺国和其他国家。但是,这种“随意提出请求”的话语表述实在太过空泛,什么样是“随意”?什么样的请求就算过分?完全没有提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亮剑:让你杀鬼子,你成立特种部队?
退役军人李飞宇穿越到异界,成为了抗日英雄李云龙的结拜兄弟,凭借超级军备系统,他在战争中大杀四方。鬼子?来一个杀一个,老巢都给你端了。特战小队?试试我军备系统的厉害呗。想杀我兄弟?那你怕是没见识过我现代特种作战部队的厉害。……欺我中华者,必诛!
卫家报国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穿越大秦,明远苦头吃遍。于是乎索性摆烂,冲到天子车驾前,当场自曝身份。始皇帝:“什么?真万世基业,竟然二世而亡!”“奸人赵高!也敢霍乱朝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罗马、希腊竟敢自称帝国?”明远怀抱娇美公主,坐拥金银无数,无比诚恳道。“陛下,小婿我可是穿越来的,我能骗您?”
书君来也
崛起在漠北
崛起在漠北
书中主人公无意中穿越回到明末,成为大明辽东开原总兵的儿子。在明清的萨尔浒决战中因父亲所部战败失城惧怕朝廷惩罚,在清军的步步紧逼追剿下,不得已主人公父子和开原诸将领率领开原守军及百姓,迁徙到漠北的布里亚特草原立足(今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外贝加尔地区)。并以此为基地,逐步团结、征服、融合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的北亚诸民族,然后西逐俄罗斯,东灭满清政权……并最终奄有整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亚
当时明月在99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
天下间,万物皆有。蛊师以蛊虫的诡异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武夫以罡气大杀四方,生命力旺盛,甚至说是恐怖。修士魂入天地,与天地一体,与万物同心。天下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是百万丈竹尺探不到底的江。朝廷便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船,若是大海平常,少风少雨,便可安稳。若是风起云涌,一刻的大意,便是顷刻颠覆。
又是二十年秋
玩耍三国
玩耍三国
重生三国时期,带着商城系统玩耍在那群星璀璨,枭雄遍地的时代,心怀一统霸业,远征蛮荒之地,纵横五湖四海之豪情,成就一番霸业。历史爽文纯属虚构,请勿结合历史,爽就完了
剃瓜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