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

第289章 改制与文化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冷笑出声:“呵,乐土!”

见鬼的乐土,辽东被女真人占据后,成为后金的一部分后——如何能够称得上一句“乐土”?!

纵观努尔哈赤后期的对辽东汉人的政策和行动,当时多半是一片血流成河,或者不直接的血流成河,否则,当地汉人何以反抗到那种地步?

而皇太极……赵匡胤承认,这个人确实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他懂得拉拢汉人,懂得如何去拉拢汉人,收拢民心,并且保护农耕——这个对于几乎所有百姓而言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但是,皇太极的这些政令,真的能够称得上是达成了“乐土”的效果?这乐土,还是被异族统治下,还要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异族……

赵匡胤承认,自己现如今的这种态度,是有着大宋本身的情况的影响在。

但是,他还是不觉得皇太极的这些操作下来,就能让辽东摇身一变成了所谓“乐土”。当然,明朝是什么样确实不好说,但,辽东……

【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之后,他建立了八旗制度,并以此来行使国家政权机构的各方面职能。在后金初创的这段时间中,八旗制度确实还能暂时维持后金各处的运转,起到一个中原朝廷的职能。】

【但是,随着后金的发展,到了皇太极在位时期,这样的制度就不足够了。】

【皇太极本人在一众满洲贝勒之中,算是相对的对汉文化最为了解的一位,“性耽典籍,谘览弗倦”,因此,他对于制度改变就要求“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极为得策”。】

【天聪三年(崇祯二年)四月,皇太极设立了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巴克什达海及刚林等,翻译汉字书籍。榜式库尔缠及吴巴什等,记注本朝得失”。】

【而在这一年的八月,皇太极便召开了一次科举,用以补充他需要的人才,以及对汉人群体进行一次安抚。“诸贝勒府及满、汉、蒙古所有生员,俱令赴试。各家主毋得阻挠,有考中者,以他丁偿之”。】

【而在天聪三年这一次的开科取士之后,皇太极也并没有就此将科举扔在一边,在其后又陆陆续续举行了三次科举。】

【天聪三年的科举,录取了二百人,而这二百人中,也有一部分被皇太极看中,将他们放入了文馆之中。】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觉得这个文馆的情况有些不同:“这个文馆……怎么看着有点像是仿照内阁的感觉?”

按照前面说的,皇太极改革后金的各种制度,大多都有仿照大明,那么作为在后来的大明中的一个关键机构的内阁,他不可能没有看到,也不可能没有思考过这一机构适不适合以及如何放置到后金的体制之中。

而且,再考虑到皇太极本身的压制一众贝勒贵族、加强个人的权力的需求……

但是想到这里,朱棣的心情就更恶劣了。

不为什么,就为了皇太极把汉官加入到了他新设立的这个文馆之中。

因为,这件事情对于后金的整体发展而言,显然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这种措施,一方面把一些读过书的汉人、或者一些汉官从被过往的那种奴隶、低微的处境中拉了出来,另一方面,更是在政治上赢得了这些人的支持和拥护。

而这些汉人和汉官,这些人都会成为皇太极进行统治的得力帮手,他们既能够帮皇太极平衡一下满洲贵族们的势力,又能帮助皇太极稳固后金内部的汉人群体、并且帮助他招降大明的汉人……

这样一来,政治上起到的效果完全无需多言。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才越发感到心情郁郁——他要是还是维持着努尔哈赤后期的那种大杀特杀的政策该多好!

要是那样的话,说不定后金就可能自行变得分裂衰弱,说不得还能等到大明缓过一口气来掉头收拾掉他呢。

——但是,话说回来了,皇太极在这边,一边攻打朝鲜,一边联盟和打击漠南蒙古,一边在国内进行政治改革,收拢汉官……那朱由检在干什么?大明在干什么?

【到了清朝建立的崇德元年(崇祯九年)四月,皇太极对文馆进行了一次正式改制。】

【他将文馆为“内三院”,也就是:内国史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史书等;内秘书院,负 责掌管和起草对外文书与敕谕等;内弘文院,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等。 】

【如此一来,彻底坐实了文馆,或者说内三院的政治地位。】

【六月,重新确定了内三院的官制。内国史院设立大学士一人,学士二人;内秘书院设立大学士二人,学士一人;内弘文院则有大学士一人,学士二人。】

【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参加国家机密,不仅是皇太极处理政务的左右手,而且还评议 旗务,掌握权力,起着牵制八旗的作用。而在内三院之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汉官存在。】

清朝,康熙年间。

在场的满洲贵族官员们都不由默默在心中感叹了一声。

太宗皇帝啊,确实是在前面几代皇帝中,较为重视汉人和汉官的一位了;再如他们现如今的这位皇帝陛下,同样也算是比较重视汉人和汉官的做派。

但是,那又如何呢?

即使是表现得再重视汉人和汉官,即使是一力提拔汉官进入中枢机构,并以此来平衡和牵制满洲,可真的到了关键时候,谁又会在乎那些汉官?

当年的太宗皇帝如此,现如今的这位陛下也是这样。

至于说八旗汉军,和汉人的区别……

【回到天聪年间。】

【鉴于皇太极本人对于后金此时政治需求的认知,以及对于明朝政治体制的认识,加上如宁完我等汉臣向他提供的建议,皇太极决定设立六部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秦晔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黑云寨三当家。身负双穿门,秦晔可在亮剑与现实世界来回穿梭。从此开始做倒爷!老李,AK要不要?便宜,论斤卖!老李,坦克要不要?便宜,买坦克送炮弹!老李,大炮要不要?便宜,当然都是100mm以上!小玩意儿我能卖你吗?李云龙:召集全团,我要打太原!
歪把子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我叫孔方,表字万贯,熟读《宋刑统》。薅朝堂官员羊毛,割地方豪绅韭菜,哪里有钱哪有我。西北贩过盐和马,辽境卖过酒与茶,运河船老大,海中巨无霸。有人骂我奸商,有人言我乱国,我只想以商人之名,重理天下之财,为大宋续命。……那日,辽攻北境,西夏犯边,高丽、东瀛蠢蠢欲动。被冠以“大宋头号奸商”恶名的孔方高声道:“我,孔方,裸捐!”官家赵祯泪流满面,晏殊、范仲淹、包拯、唐介、韩琦、富弼、狄青等名臣纷纷排队道歉
十年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