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

第230章 南下

【蒙古主要兵力虽然暂且退到了黄河以北,但是却留下了不少骑兵时刻侦查宋军的动向。】

【他们的探查非常成功,宋军并没有发现他们,也没有对可能的蒙古哨兵有什么警惕,更没有怎么考虑过蒙古军会不会突然出现。】

【在确定宋朝军队从汴京向洛阳进军后,塔察儿就带着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再次南下。由于多为骑兵,蒙古军进军的速度要比宋军快许多,在徐敏子的前军抵达洛阳之时,塔察儿的军队其实就已经埋伏在了洛阳附近。】

【但塔察儿并没有攻击徐敏子的军队,而是等到了二十九日杨谊的后军到来。】

【杨谊抵达洛阳城东三十里后,又有徐敏子成功收复洛阳的消息在前,便较为放松,全军在此就地散坐进食。】

【此时,塔察儿的伏兵出动了,不等宋朝士卒起身列阵,蒙古骑兵便冲杀而来。宋军顿时崩溃,奔逃拥入洛水者不计其数,杨谊仅以身免,逃入洛阳城中。】

【这一战对于洛阳城内宋军的震动是巨大的,原本宋军此时就已经陷入了缺粮甚至断粮的状态,还能支撑还是依靠着收复三京、汴京尚且有其他宋军、粮草虽然暂时缺乏但是已经在运输中了等情况。】

【此时,后军就在洛阳三十里左右被蒙古骑兵几近歼灭,洛阳城内的宋军与城外、汴京的联系也就此被斩断。】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

赵光义对于这个发展虽然并不意外,但是也相当崩溃:“一万五的强弩军啊!是该在这里被浪费掉的吗!”

虽然这一次北上,京湖地区和四川地区的主将都不怎么配合,主要出动的还是江淮地区的军队,但是常理来说,能在这个时候被带着北上的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精锐,即使不是精锐,也应该是较为精锐的一部分。

但是这一部分就这么在北面消耗干净了!

这一次杨谊带领的强弩手更是大宋军中的精锐,是在多种作战中都能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虽然神迹中那时候大宋的弓弩与现如今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兵种的意义和价值还是一样的。

结果,这一万五千强弩军,连自己的作战水平都没能发挥出来,就被那蒙古鞑子给歼灭了……

更不用说,看现在这个走向,洛阳城内的这一万三千兵马也别想有什么好结果,断粮的情况下,他们就连守城打消耗战都难以做到。当然,以现如今洛阳城中守军的人数而言,也做不到。

而这些情况带来的后续影响也很关键,会不会就此打击了军中士气?会不会让朝中对于蒙古产生过度的恐惧心理?……

【随后,塔察儿的军队在洛阳城下扎营。】

【此时洛阳城内宋军的情况已经非常不乐观,断粮的情况非常严重,到了杀马充饥的地步。】

【徐敏子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便打算趁着蒙古军主力大军还没到的时候,拼一把,突围出去。】

【于是,宋军出了洛阳,背着洛水扎营列阵。】

【从八月初一开始,蒙古军开始进攻宋军,实际上宋军的作战颇为顽强,屡次打退蒙古军的进攻。】

【但到了此时,宋军已经断粮多日,急需脱离战场、突围而出,于是,徐敏子瞅准了一个机会便尝试带着主力突围。】

【他的想法没什么问题,但是却忽视了宋军和蒙古军的一个区别:宋军多为步兵,而蒙古军则多为骑兵。因此,当塔察儿发现徐敏子突围而出的时候,便派了骑射手追在宋军后方追杀。】

【最后,徐敏子带着少量士卒退回了宋朝境内。】

【而随后在汴京收到洛阳被蒙古军攻打的赵葵和全子才等人,也并没有打算前去援助或者重新收复洛阳,而是因粮草不济、黄河泛滥等原因,决定就此南还。】

【至此,北上收复三京的设想全部落空,还在撤退时落下了不少辎重、器械,既消耗了数量不少的士卒、将领,损兵折将,还消耗了一部分宋朝在器械、粮草等方面的国防力量。】

【宋理宗赵昀随后将赵葵、全子才官阶各削一秩,徐敏子削三秩、放罢,杨义等停职,又自己下了一封罪己诏。】

【宋朝的政策开始全面转守,赵昀更是被这一次打击搞的灰心丧气,再没了之前的踌躇满志。这一心态不仅表现在了军事作战方面,在内政上同样如此。】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这抗打击能力也太差了些。”刘彻对于赵昀的变化并不满意。

此次北上战败了没错,损兵折将了也是事实,但这些失败一部分要因为宋朝内部的各种争端,一部分要因为赵昀当初的不切实际——对蒙古认知的不切实际,对北上收复的难度的不切实际,以及对于宋朝内部争斗不和将会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不切实际。

既然知道自己有问题,还下了罪己诏——虽然刘彻非常不认同罪己诏这个东西——但既然如此,那就吸取教训,重新振作,好好治理天下啊。

主动出击这时候确实不行,那好歹要把国内治理好,积蓄力量,为日后做准备。况且,还要加强各条防线的建设,防备蒙古南下入侵……事情很多,宋朝国内的状况看起来也不是多么完美,朝中还有那么多互相扯后腿的人,怎么就这么开始放弃了?

再说,倘若宋朝能够稳得住,那以蒙古那种治理的方式,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开始出大问题了,到时候不还是宋朝的机会?

在刘彻看来,因此就开始消沉放弃,完全是不可理喻的。你都愿意下罪己诏了,怎么就不能继续努力了?

“如果宋朝现在还有党争的习惯,那么这一次战败,便足以让朝中再起争端。”刘启道,赵昀主张失利,结果又开始放弃,那么他压不住朝堂,朝堂便会想要自己搞事情。而宋朝现如今的情况,若是再度陷入党争深渊,后果可想而知。

大蒙古国,太宗年间。

窝阔台笑着饮下了一杯酒:“南人君主竟如此软弱!”

其他蒙古诸王也纷纷嬉笑饮酒,他们对于赵昀的转变也难以理解。

说实话,前面赵昀想要派人北上,虽然在他们眼中完全是挑衅,但也算是赵昀的勇气和决心。结果现在,这么一次失败就让他开始消沉——虽然这也昭示了大蒙古国的伟大辉煌,让敌人就这么闻风丧胆,但是同样让他们瞧不上对方。

想他们大蒙古国的人,之前什么没有遭遇过?草原上什么可能都有,获胜、战败、逃亡、变成奴隶、被杀……以及妻儿被掳、亲族尽灭……但谁见过那些部族就这么放弃?

哪一个部族不是想着一定要将死敌赶尽杀绝,为的就是防止日后出现一个卷土重来的敌对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回到明末,沦为山贼,可山寨屡屡被破,大哥都换了四五位,不断的逃亡生涯,让楚行思绪越发的清晰,看来这是上天在指示我,自己当大哥,争天下。
渤海郡公
皇明天下
皇明天下
重活一世,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明末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朱辅焕:权不权的不重要,孤只是听说秦淮河畔有可怜的女子需要孤去拯救……
提篮水怪
大晟第一莽王
大晟第一莽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句话,差不多是所有男人共同的追求。但项庭,却偶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魂穿大晟,他成为了越王世子。坐拥美女万千,执掌权柄无算。一言而决万人生死,一言以定九鼎乾坤!
大鲲鲲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人在水浒,五年猎户的江寒,正在大街散步。忽然头顶窗户打开,落下来一根竹竿。竹竿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江寒的头上。“是那个不长眼的……”江寒正要大骂,但看到了撑杆的人儿,顿时惊为天人,“不长眼的小可爱……”窗户内,是个薄衣青衫的俏丽女子,她一头青丝挽在了脑后,:“大哥,奴家一时手滑……”江寒:“请问姑娘芳名?”姑娘俏脸生红:“奴家姓潘……”
干净又卫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原来历史三国后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长达三百七十多年,是我华夏男儿永远的痛,男主重生之东汉末年改变三国激烈程度,抽走文臣武将去异族练兵,铸华夏防火墙,不称霸、广积粮、勤练兵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之林,让华夏文化为世界膜拜和学习,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兵、纳粮。让农耕文明和华夏可以在环宇熠熠闪光。而是带领志同道合的兄弟驱逐异族(乌桓、南匈奴、三韩、高句丽、扶余、鲜卑诸部以及百越、乌孙、北匈奴、贵
作家MRuK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