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独自领兵出战,未能成功,而驻守酸枣的关东联军彼此各怀算计、并不能互相有效配合,最终,关东联军解散。此时是初平元年。】
【三年,青州(治所山东淄博)黄巾军发展迅速,攻破兖州,阵前斩首兖州刺史刘岱,曹操被迎为兖州牧。】
【成为兖州牧的曹操,精心备战,巧妙用军,在当年冬天就击败了黄巾军,收获降卒三十万,人口百余万,并将其中的精锐选拔重组为了青州兵。】
【同年,董卓被诛杀。】
【第二年,占据徐州(治所江苏邳州)的陶谦尝试进攻兖州,曹操因而征讨陶谦、进军徐州,攻克十余城。】
【再后一年,也就是兴平元年春天,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弟弟在来投奔曹操的路上,被陶谦派人杀害。】
【于是,曹操:甲.再征徐州,用陶谦的性命为家人复仇
乙.再征徐州,大肆屠戮】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看着曹操这一步步的操作,猛然从中看出了不同:“此时的曹操和先前想要绝对效忠大汉、匡扶社稷的样子不太一样了。”
不是说曹操不能成为兖州牧、征战一方,只是……这样的种种行为,确实不是那样纯粹一心忠于汉室的人会做的了。
他还想着汉室,但和之前的方法、手段已经不同了,对待汉室的态度,其实也有了微妙的转变。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看着这两个选项,有些惊讶。
根据之前几个朝代的互动视频彩蛋,所有人都已经得出一个结论:神迹中给出的不同寻常的选项,往往是有意义的。不论它们看起来有多离谱。
而这两个选项……
曹操难道真的对徐州过度杀伐了?通常而言,这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乙。
刘恒按下选项后,对刘启道:“之前没有觉得,但从这一次来看,曹操此人的性格……”
东汉,建安年间。
曹操也看到了当时自己的行为,但一切都已经发生,无可改变,他也只能说是遗憾万分了。
而这个遗憾万分中,不少还是对没能保护好父亲的遗憾悔恨。
至于徐州,当时的他确实是太过愤怒,以至于过度杀戮。
【兴平元年夏,曹操再征徐州,这一次征讨同样成功,一路挺进到了东海,但在这次的征伐过程中,曹操“所过多所残戮”。】
【而就在他征讨徐州的同时,大本营兖州发生了一件大事:东郡守备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
【这时,还在曹操手中的只剩下鄄城(山东菏泽)和范县、东阿(山东阳谷)三地。吕布引兵攻打鄄城,未能成功,于是屯兵濮阳。】
【从徐州赶回的曹操就此攻打濮阳,与吕布两军相持百余日,遭逢蝗灾,于是双方各自收兵停战。】
【而失去了兖州大部,又遭遇蝗灾粮草殆尽的曹操,接到了袁绍的拉拢,险些就要答应的曹操被谋士程昱阻止。】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对于这段历史中的“蝗灾”二字非常敏感,毕竟,在贞观初年,大唐也曾遭遇蝗灾,当时人心惶惶,险些对大唐造成严重打击。
长孙无忌同样心有余悸,不由道:“蝗虫大起,岁旱无谷。后宫食煮枣菜,诸将不相能率,上下乱,粮食尽……东汉当年的蝗灾规模太大了。”
这一场蝗灾,简直是给本就混乱无比的天下加了一大把火,本来就因为四分五裂、各地独立、互相争斗、旱灾等无以为生的百姓,彻底走上了人相食的道路。
而且,当时有的可不只是蝗灾,地震、瘟疫、洪水、大旱……轮番上演,一刻不停。
而经历了这一番的中原,十室九空,十死无生,都是一种客观叙述。
东汉,建武十七年。
虽然不像后世一样有史书记载可以阅览,但刘秀依靠神迹中展示的片段,就已经能够大略判断出来这一次蝗灾的严重。
况且,在之前的东汉大略介绍中,可是提到了,在灵帝期间,有着大旱降临。
刘秀可不觉得已经变成这副模样的朝廷还能有效赈济灾难,不论是之前的旱灾,还是如今的蝗灾——而没有可靠的朝廷加以赈济,又有打仗的粮草需要,民间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刘秀并不是一个对底层一无所知的皇帝。
他有些恍惚:莫非,这就是天命不再眷顾大汉的结果吗?这就是上天对刘家不能再承接天命的指示?
若非如此,怎会不断地生出这一场又一场的天灾呢?
纵观史书,很少有王朝在天命所归的时候会有如此多的天灾发生,相反,那些走向末路的政权却都是这样。这样一来,不正是大汉天命尽丧的证明吗?
【事实证明,曹操确实没有必要投奔袁绍,因为在第二年,曹操重整旗鼓后,就屡次击败吕布,重新将兖州夺回了自己的手中。】
【而吕布则逃往徐州,投奔在兴平元年陶谦病逝后、接任陶谦的刘备。】
【而到了七月,有一个天赐良机来临:因为关中动荡,刘协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勤王。而曹操也在随后,被刘协正式拜为兖州牧。】
【第二年,建安元年,曹操又平定了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被刘协封为建德将军、镇东将军,袭费亭侯的爵位。】
【面对刘协这样一个汉室天子,曹操决定:甲.身为大汉臣子,自然要迎接刘协,从而“奉天子以令不臣”
乙.欢迎,但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随机应变
丙.东归就东归吧,只要不影响我,随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