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第27章 故地重游

光复中军和光复前军,于二月初,在大洪山余脉,重新取得直接联系。

此时光复中军主力正屯兵于宜城之外,而高一功主力则在枣阳城东的白水河旁驻营。

两军对襄阳坚城,形成了钳形战略态势,步步压迫。

襄阳古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

但凡中国历史上,进入南北对峙之时,襄阳都是南北政权最为重视的战略要地,于是乎,经过三国、南朝、唐宋,一直到万历年间的反复修缮加强。

此时的襄阳城,说是固若金汤,毫不为过。

全城周长超过十五里,全部由青砖条石砌成,墙矮者三丈,高者四丈,虽然比之南京城墙略有不如,但也比一般府县要强得多,相比于高度,其城墙厚度更加骇人,城墙内侧设有马道,可以走马,内宽在二十米以上。

而更麻烦的,倒不是城墙,而是襄阳护城河。

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比一般的中小河流都要宽、深。

而且襄阳并非是一座孤城,而是一整个防御体系。

所谓“襄樊之地”,襄阳和樊城向来是并称的,就是因为两城互为犄角,缺一不可。

而且襄阳周围水路密布,还能通过河运解决后勤补给问题,不怕长期围城。

当年南宋之时,蒙元兴兵二十万,前后围攻六年,方得全功。

-------------------------------------

李过率部抵达前线之时,中军和前军已经在赵印选和高一功指挥下,对宜城、枣阳发动猛攻。

这两处是襄阳的第一道门户。

李过抵达枣阳城外明军大营后,第一件事,就是检点数百精骑,跟着自己,绕过白水,带着望远镜,跑到距离襄阳二三十里外的高处,勘察敌情。

光复南京后,在军事上所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明军重新获得了大量存档的官方府县地理资料,这对北伐有不小帮助。

毕竟军事指挥,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信息的掌握。

不过没有亲眼见过,还是不行,而李过仔细确认之后,心中却是更加沉重。

虽然明军是由南向北进攻,故而相较于当初蒙元由北向南攻取襄阳,难度稍稍降低了一些。

可所面临的问题还是非常繁琐复杂。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至少明军的兵力十分充足。

中军、前军各八个师,超过十七万人,这样的兵力放在任何一个战场,都是决定性的战略兵团,占了明军总兵力三分之一以上。

济尔哈朗都不需要能对明军造成多大伤亡,只要能够牵制住中路军,不让李过能够北上中原,与文安之会师,那就是力挽天倾的头等功劳。

所以才会这般龟缩城防,不轻易出城野战,就是为了消磨时间。

探查了数日,而后回营汇总,李过认为,攻取襄阳,其实关键不在城内,而是城外。

主要是南面的鹿门山,和北面的樊城,这两个要点必须拔出,否则纵是大军围城,对方也能通过此二地侧击腹背,让明军无法专心攻城。

故而枣阳方向的光复前军,在击破枣阳防线以后,却是不能直接参与围攻襄阳的战役,而是必须先拔出襄水北岸,隔河相望的樊城。

同样的,光复中军方面,也要先拿下南边的鹿门山。

这让襄阳守军更加游刃有余,可以层层布防阻击明军。

好在,承天府战役之后,明军新式重炮的威力得到了检验,对于攻坚克难,增添了一柄利器。

相比于东路战场上,胆大妄为的岳乐、图海等年轻将领,济尔哈朗明显要稳重得多。

他先是驱逐了襄阳城中大量妇孺,当然,其实这时候的襄阳城,也没多少人口了。

崇祯年间,军阀左良玉为了裹挟增添军力,用武力相挟,强迫襄阳全城百姓从军,无论老弱,以至于左良玉手中“兵力”一度高达八十万。

简单想想就知道,这八十万大军,其实和农民军那种裹挟饥民的飞蝗式部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毕竟人家李自成、张献忠起码还会开仓放粮,而左良玉这种,完全是凭借武力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