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第22章 大战将近

王愬又向胡百户问道

胡百户颔首

“察哈尔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四旗均已入关,合计恐怕超过七千骑,再加上科尔沁方面的三千人马。此时关内鞑子却是多出了一万生力军。”

王愬皱眉

现在他手里,算上涿州方面拉来的两千多义军,也不过两千四五百的样子。

于是也只得长叹

“唉,现在也只能先退往太行山,暂避锋芒了。”

胡百户倒是无所谓,安慰道

“将军勿忧,枢密院的意思,本就是想让将军在北直扎下根来,先和鞑子周旋一般,若是能吸引清兵大部于此,也是功劳。”

王愬思虑良久,却是道

“不能等着挨打,不若主动出击!”

接着解释

“察哈尔部南下还是需要些时日的,我等不妨先南下真定府,在那边席卷府县,尽量多策动些抗清义军,人越多越好!”

-------------------------------------

濉水以北,黄河以南的淮北地界,有一座方圆数十里,连绵河畔的山脉,称为磐石山。

黄河夺淮入海以后,这里的战略地位颇为紧要。

与黄河对岸的吕梁山(此吕梁非彼吕梁),相互对峙,卡主淮南北上徐州的通路。

眼下,却是成了清兵大营驻扎之地。

而所驻之军,正是之前与张名振光复后军交战,未能得手的岳乐所部镶白旗,以及新军所部。

符离桥失利之后,岳乐带着北撤的数万大军驻营于此,和光复后军的作战,倒也并非毫无战果。

起码从去年十一月到现在,两三月间,光复后军都只能顿兵于宿州,不再北上,只是舔舐伤口,补充损失。

但岳乐这边损失也不小,原本出动的六万精锐,在符离桥和宿州减员超过一万五千之众,剩下的兵马只得北撤。

而且更麻烦的是,符离桥这边无功而返,淮北李定国那边却是节节胜利,当初调兵集中宿州,本就是为了重创明军。

如今明军没有重创,李定国那却已经难以制衡,退下来的新军,也得调动回黄河东岸增强防御了。

岳乐手下四镇新军被调走三镇,只剩下赵良栋所部和自己留在黄河西岸。

手中仅剩镶白旗一万,赵良栋部残兵七千余。

岳乐年方及冠,就承担大任,自比卫霍之才,本踌躇满志。

但却没成想,第一战,就吃了大亏,以至于局势艰难,心中很不是滋味,但也更加坚定,想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做一番力挽天倾的努力。

所以他挑准了磐石山,这里卡在光复后军北上徐州的侧面,若是张名振北上,必须要先拔出磐石山,否则岳乐就可以随时咬对方屁股一口。

而且他也不甘心就这般毫无作为,而是将骑兵分数百一队,派了出去,袭扰洪泽湖北的明军据点,打起了游击,很是斩获不少战果。

这样互派小队袭扰的战术,在入冬以后,于两军之间都有广泛使用。

尤其是辽东,地广人稀,又互相奈何不得,就互派骑兵袭扰,打得不可开交......

时间,就在这种微妙平衡中流逝,直到光烈七年二月,冬日将近。

战事重新爆发。

而这一回,首先发难的,却并非两边君臣都死死盯住的徐州战场。

却是千里以外的襄樊。

襄阳攻防战,即将打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子凶猛
太子凶猛
一觉醒来,三流演员穿越到宫廷之家变成了傻子,楚乐开局不但被追杀,而且还被艳妃陷害声名狼藉流离失所;幸亏自己精通演技,八面玲珑,在美女权贵和贩夫走卒间来去穿梭如鱼得水,嬉笑怒骂间玩转天下!咳咳,跟我戏精玩宫斗,尔等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找屎么……
逐水付东流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毕业大学生穿越刘和,被袁绍软禁,用热气球出逃震惊天下。收赵云、训吕布;灭公孙、报父仇;讨诸侯,兴汉室!我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东海王苗裔,匡扶朝廷责无旁贷。权谋战事,刀光剑影,热血男儿征战沙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扬大汉之威,传华夏文明。还复旧都,命归正统,刘和于洛阳再次宣告: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东瀛、西域、南越,北狄,都到碗里来。
半分糊涂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神秘古武世家传人萧锐,因为一枚储物灵戒意外来到了唐初,成为宋国公萧瑀长子萧锐。不想继承家业去做官,只想搞搞创业发明,靠着各种科技与狠活征服大唐,成为世界首富。却意外被皇帝发掘,赐婚皇帝长女,成为了第一驸马。随着一步步的成长崛起,萧锐的影响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眼睛小懒猪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