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第71章 李氏朝鲜

“殿下,清廷那边又来旨意,要求今年贡赋要在往年之上,多加二十万两白银,十五万石粮食,如此一来,又必须多加两成赋税才行啊。”

老臣名唤金集,官居礼曹参判,相当于大明的礼部尚书。

李淏叹息道

“又能如何呢?虽说清军大部已经入关,可就算留在关外的人马,亦不是我国能够匹敌的啊。”

自从第二次征服朝鲜之后,满清就严格的限制了朝鲜的军队人数,确保对方无反抗之力。

后世给李淏“孝宗”的庙号,可谓恰如其分,因为纵观李淏的人生轨迹,和当年南宋的宋孝宗的确非常相似。

不同于他直接选择摆烂的父亲,李淏从即位之初,也许是当年满清给他留下的屈辱记忆实在是太深重,所以便积极任用反清派官员,打击朝中亲清势力,拒绝使用清朝年号。(许多李氏朝鲜早期的文献里,都还在使用崇祯年号,以至于有“崇祯五十五年”之类的说法,朝鲜文人对于清朝比较反感,甚至在地图上,将长白山称为“野人山”,将关西女真,视为“野人”。)

甚至,一度积极策划“反清复明”,称为“北伐论”。

只可惜,历史上李淏英年早逝,在位不到十年,就憾然辞世。

而且那时候满清已经横扫关内,朝鲜以区区一隅,也不可能对满清造成什么实质性威胁。

想到这两年,清廷对于朝鲜的盘剥日益严重,李淏突然有所迟疑地道

“金卿,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联系南面的大明?”

朝鲜受清廷阻隔,海贸也不算发达,信息闭塞,至今的消息,也就存留在知道南面明清打得正起劲,连南京已经光复,以及川陕收复的消息都还不知道。

而且从甲申以后,弘光、隆武两个南明政权的覆灭,也大大打击了朝鲜君臣的信心。

只是以为江南地区还有明廷残余势力在活动,所以清廷才会加大盘剥,补给前线。

金集苦笑摇头

“哪里怎么容易啊?再说清虏入关以后,就是摧枯拉朽,之前弘光、隆武两朝不也是说要中兴、要光复吗?现在也都灰飞烟灭,想要指望南边,只怕难啊......”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有侍卫报道

“启禀殿下,兵曹佐郎崔觉有要务禀报!”

李淏有些意外,但还是道

“宣!”

随后,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殿内,喜形于色。

金集有些皱眉,呵斥道

“崔郎官,殿下面前,成何体统!”

兵曹佐郎是兵曹的副官,相当于兵部侍郎

崔觉气喘吁吁,终于缓了过来,大声对坐着的李淏报喜道

“殿下,喜事!天大的喜事!”

李淏刚才还有些生气,堂堂朝中大员,怎么这幅德行?

结果听到这话,确实有些奇怪

“何喜之有啊?清廷撤回旨意啦?”

崔觉摇头,而后解释道

“船,船!从南边来的船,已经在全罗道登陆了!”

李淏闻言,立即站起身来,先是愣了好一会,才欣喜叫到

“上国使者在何处?来了多少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我姓李名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我是大唐太宗皇帝的嫡次子,生母是文德皇后,舅舅是长孙无忌。我自幼宠冠诸王,长大之后又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我那不争气的太子大哥生生把自己给祸害废了,我当然就是最合情、最合理、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我将带领着文臣武将开创一个疆域广袤、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大兴的时代!开创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盛唐,威加海内,万国来朝!
大王叫我来吃斋
三国之凤舞九天
三国之凤舞九天
统帅,武力,马战,步战……玉珏在手,叶欢可否打造三国最完美的大将?天罡斗将三十六,各自为谁?将之集齐又能开启什么样的功能?争霸不是问题,统一不是目的,穿越一回,叶欢要的是打造华夏前所未有之盛世!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刘备:桃园结义何解?悦之可否细说一二?曹操:叶欢,天下虎将耳,元让妙才,子廉子孝,仲康曼成,可群殴之!
诸葛不要太亮
巅峰大太监
巅峰大太监
命里犯桃花!胸中有杀气!一朝穿越成为假太监,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我操起了屠刀!“皇帝老儿,和你商量件事。”“你的江山我帮你坐,你的皇后我来照顾!”我是萧策,大乾九千岁!
浪浪山的猪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九九六加班狗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一醒来第一天就和亲爹对簿公堂。“陛下,我要状告大明开国功勋韩国公李善长狎妓!”李余义正严词道。“大胆李余,倒反天罡,你敢告你亲爹?”朱元璋一拍桌子怒道。“陛下,别拦着臣,臣要砍死这不孝子!”年过六旬的李善长哗啦宝刀出鞘,往李余脑袋上砍去。“住手!亲家且慢动手,你若是杀了这憨子,咱女儿就得守寡啊!”朱元璋大喝一声。
兔豆子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苏辰意外穿越,临危受命成为镇国战神,战四方,平四方战乱!却因功高震主,被下令满门抄斩!千钧一发之际,大凉女帝出现,挟天子以令文武百官!并对苏辰许下承诺。封其为王!共享荣耀!
无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