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第55章 小学(下)

数百里外的杭州府中

杭州知府顾炎武亲自出席了杭州府第一所皇家小学——钱塘小学的开学仪式。

按照督学司的计划,第一批五百所小学堂,主要作为尝试,等通过实践健全制度以后,从明年光烈四年开始,以每年五百所以上的速度向全国普及。

虽然朱由榔采取了不少打压士绅、平衡文武的政策,但整个光烈朝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反而大大提高了。

尤其是对于秀才、童生等底层读书人而言,原本只不过是人厌狗嫌的穷措大,除了读书科举外,撑死就给哪家地主教教私塾,或是给别人当账房。

而朱由榔的一系列政策下来,读书人可以去吏部、市舶司应聘为官吏,也可以去皇家小学应聘为有品级、俸禄的教师,如果年纪尚轻,还能去兵学苑当学员,走武官入仕。

再加上海贸和商业的繁荣,大量新兴的商业行社们,也需要聘用不少读书人作为账房、掌柜。

结果就是,现在整个大明,只要是读书人,基本都能找到一份体面工作,乃至于民间行社为了聘用人员,不得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才能和官府抢人。

乡间一般私塾,都已经开始缺先生了。

顾炎武也颇为重视杭州府各县小学的建设,虽说整个政策主要是由皇室出资,但实际执行上,由于教育普及水平直接和政绩挂钩,地方官员想发设法也会给学校弄点优厚政策。

比如杭州府,就有入学补贴政策,凡入学学生增加一人,府衙会给学校每年七钱银子的补贴。

一年下来,全府八所学堂就是两千多两白银。

顾炎武即使是在新政派官员中,也算是比较激进的一类。

在朱由榔普及教育所激起的大讨论中,顾炎武一向主张,不只是应当建立县一级学堂,而且要强制全国适龄儿童入学,如果逃避教育的,应当处以罚金。

支持这一想法的还有王夫之、连城璧,以及黄宗羲等人,但最后上面并未采纳,倒不是有什么不好,而是此时财政不允许。

就算不用内帑,而是使用国库,这也是一笔巨大开销。

至少在此时,北伐才是第一要务,所以财政上不能过度向教育倾斜。

顾炎武为了凸显重视,将自家两个小外甥,徐元文、徐秉义都送进了学堂念书。

顾炎武作为后世着名的明末思想家,在自己主政的杭州府,他继承了当年“江左狂士”李贽的男女平等主张,认为女童也应当进入学堂读书。

但这个思想实在太过激进,而且男女同校,对于深受宋明理学熏陶的明代社会,也难以接受。

但顾炎武却坚持己见,他在报纸上投稿文章,表示“母者,人之初师,育女,当为育人之要。”

意思就是,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如果女性没有文化,又怎么会抚育出优秀的后代?

这种思想虽然还是有局限性,只是把女性当做“母亲”的身份看待,距离真正的妇女解放运动还有巨大差距,但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宋明理学社会,已经相当进步了。

于是乎,顾炎武自掏腰包,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集资在杭州修建了第一所女子小学堂。

结果被几个迂腐的士子告上南京,但最后却是得到了朝廷和天子的认可。

教育普及,没道理忽略女性,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就是要解放女性的生产力。

但饭毕竟要一口一口吃,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所以目前官方虽然允许并且支持民间自办女校,不过皇室学堂的女校还没有铺展开来。

归根到底,战争还没有结束,现在还不是放开手脚、大干快上的时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