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致富小娘子

第132章 陆府(中)

李依依坐下,陆枫也在她对面坐下,才说道:“我前些日子听子玉说刘夫人的头疼是宋娘子治好的。”

“也是机缘巧合,恰好我知道一个治头疼的方子,没想到刘夫人吃了,倒是真的将那头疼治好了。”李依依自谦道。

陆枫闻言眉间神色柔和了许多,他抬手斟了一杯茶推到了李依依面前,说道:“宋娘子太妄自菲薄了,子玉因为这个可是盛赞宋娘子,多少大夫都没有治好的头疼顽疾就这么治好了,陆某也是佩服。”

李依依听了这么一大推,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道:“陆公子今日找我不会是就为了夸赞我吧!”

陆枫闻言也笑了,随后敛了笑意,正色道:“是这样的,我母亲素来有头疼的毛病,时不时就发作了,我今日是想请宋娘子随我去府里一趟,看看我母亲这病能否治好。”

李依依心下了然,她就说陆枫也不是那等和她坐着闲聊的人,她回道:“今日也也无事,倒是可以去看看夫人的头疼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能否治好,我也不敢保证。”

陆枫点了点头,也表示理解。

李依依随后跟着陆枫去了陆府,她从翠云楼出来的时候,宋大山还不见过来,于是李依依特地和丽娘说了一声:“丽娘,要是我家相公过来找我,劳烦你告诉他一声,就说我去陆府有些事情,让他在这翠云楼等着便是。”

丽娘闻言点了点头。

陆府在城东头,那边住的都是雍州的达官显贵,和沈府离的也不远,但和沈府相比,陆府又多了一丝低调,府里处处都透着古朴的华贵,明显是更有底蕴的人家。

李依依随着陆枫去了陆夫人的院子,途中路过陆府的园子,那园子修的无一不透着江南园林的精致,李依依没想到竟然能在雍州看到她以前去旅游时看到的园林,园子里种着各色名贵的花,映着假山水流,好不惬意。

李依依瞧见不远处的亭子中有几个女孩子坐着赏花,看着年纪都不是很大,身旁还跟着婆子丫鬟,看来应该是陆府的小姐。

那几个小姑娘也看见了陆枫以及他身后的李依依,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女孩子说道:“那是不是二哥啊,他身后跟着的人是谁啊!”

开口说话的人是陆枫的堂妹陆蔓,也是这陆府的嫡出大小姐,平日里性子就有些乖张。

其余两人闻声看去,只看到了一抹纤细的身影,倒是没有看清人长什么样。

“还没见过二哥带着女子回来呢!”其中一人道。

那大些的女孩儿闻言冷哼了一声,容貌姣好但略显稚嫩的脸庞上浮现出不屑:“肯定是那外头的狐狸精,竟引得二哥将她带回来了。”

其他二人都是庶女,听陆蔓这么说,也不敢说什么,只轻轻皱了皱眉,身旁的婆子闻言立马道:“小姐,这话可不能在外头乱说。”

陆蔓闻言悻悻坐下,这几个婆子都是自己母亲请来专门教导她礼数的,她也怕对方去母亲那里告状,到时候自己受罚。

李依依可不知道这陆府的千金小姐此时正在背后编排她,她一路跟着陆枫到了陆夫人院子。

李依依刚跨进院落,就能猜出这陆夫人应该是个附庸风雅的人,院子收拾的很是雅致,处处透着书香气息。

“二公子“丫鬟见陆枫进来行礼道。

“夫人呢?”陆枫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贴身兵皇
贴身兵皇
兵王之王,方为兵皇,兵皇入世,万敌退避!一代兵皇,为身世回归都市,化身潇洒才子,成为佳人的贴身兵皇,为红颜一怒,为道义长存,要战便战!萧风扬言:“我的人不得受半点委屈,这就是我的规矩!”——————————【小舞新书《女总裁的全能兵王》已发,欢迎新老读者去支持!】——————————【小舞QQ:1589045849!小舞微信公众号:寂mo的舞者,欢迎关注!兵皇群号:197354125,334290
寂寞的舞者
豪婿为王
豪婿为王
高手下山,被各路势力惦记,被形形色色的人觊觎。我想行善积德,你们却想控制我?
妙人
重生八零拽炸天
重生八零拽炸天
团宠,金手指粗壮。冷清竹死过一次才知道自己所以为的情深似海就是一场笑话。小三和渣男夺走了她打拼下来的一切还将她赶尽杀绝。她携着仇恨和系统华丽重生,弄死渣男小三活出自己的精彩。新农业,新科技,现代机械化生产,她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大杀四方,风生水起。只是等等,她究竟是怎么被某只大魔王盯上的?发小:我女朋友白衣黑发大长腿。傅应劭:我媳妇工装短发英姿飒爽。发小:我女朋友会弹钢琴跳芭蕾精通六国语言。傅应劭
二暖
带着学霸老公重生
带着学霸老公重生
新书上线《反派小叔他养歪了》,希望多多支持。反派小叔养歪了怎么办?林俏一睁眼成了山村的穷寡妇,家里无公无婆无相公,只有要黑化的俊俏反派小叔。为了以后活命,她尽心尽力教导他,立志教出一个三好少年,可是还是养歪了。他喊她娘子……——————————1V1双洁温夏有一天突然奇想,要是重回高中就好了,努力考个好大学。重生后温夏看着年轻十岁的老公,“秦墨,我们算不算早恋了?”“不算。”秦墨慢悠悠的又说了一句
泡泡卷1
种地从1992开始
种地从1992开始
1992年广南省的一个偏远山村,重生后的陆城望着快要秋收的稻谷,脸上挂着一丝莫名的色彩。时间来到新世纪2020年,彼时的穷乡僻壤已然成为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南方工业重市。作为这座城市的奠基人,年过中旬的陆城回到了那座令他即熟悉而又陌的小山村上;脑中的思绪万千让他不得不感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梅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