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霄穿越之前,太学和令州的东木学院一样,只传授文道。
类似琴棋书画、科考诗文、先贤名着这样的学问,融会贯通的大儒一抓一大半。
而卢奕这类精通水文地理的实干家反而在极少数。
而且这些学子大多家境贫寒,昼夜苦读,受到当地武夫欺凌,来了文道圣地,视武人粗鄙,修行的大多是养生武道,兵器多为轻剑,不追求战力,只求自保。
导致朝堂中真正有话语权的,还是那些勋贵氏族子弟。
这在嬴霄看来可不行,文武并行在这个世界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可道理却是一样的。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专以文道而言,空谈误国不可取,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而且不能阶级固化,让富人垄断教育资源。
大秦需要的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文人,只知道狎妓论诗、结党营私,而是需要方方面面都精通的新帝国人才。
必须提纲挈领,改革文、武两大层面。
文道,以史为鉴,以政为纲,辅之以新闻、外语两科,针砭时弊,引领民间舆论,改善民风,兼之了解万邦族落,开拓眼界。
其中还必须学习律法,礼法,水利,天文,术数,精算,最好能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武道,以武为本,辅之以器甲修缮淬炼、丹药炼制、阵法修行三大旁支,穿插着药材药性、凶兽大全、灵材材质等通识教育。
这需要的远远不止十二人。
“安老推荐之人,朕事先都已了解过,资质足以在改制后的太学担任司业,不过这点人手可不够用。”
“文科一道,朕打算让朝堂现任官员,每期轮换过来讲学,将为官做宰的经验传授给莘莘学子,并开设实习学科,让一部分学子下放民间,以小吏身份,了解大秦基层百姓的需求,为民解忧,一步步以政绩升迁。”
“武科一道,则由石像鬼军团、太医院、军器监和军中高手轮番授课,在武举擂台、无妄森闯出名头的江湖高手,也可担任名誉司业,领太学教职。”
“这都得有劳安老管制,保证太学改革平稳过渡。”
大秦有科举盛事,每三年一开,近百年都是东木学院一家独大,压得太学喘不过气。
如此改革,对于帝都学子都是利好。
因为科考门类也会改变,抵消东木学院过去积累的优势。
武道也不单是战力决生死,若是在阵法、煅器、丹药三类旁支有所天赋,甚至精通符咒、蛊术等其它学科,一样会受到重用。
“陛下哪里的话!”
安平乐白眉一挑,唏嘘道:“老夫徒有虚名,代替魏太尉坐镇学堂,却无建树,已是愧对来大秦历代先帝和陛下的信赖。”
“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得让陛下亲自过问,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间!”
想起先帝在世时,朝堂乌烟瘴气的模样,老人家激动得吹胡子瞪眼。
要说大秦文道,没有谁比他更为清楚。
本身就是学识渊博的一代大儒,专研文道,为学子楷模,天下文道先锋,可依旧改变不了大秦朝堂,也救不了苍生黎民。
所以后来顿悟,明白了单纯学文,救不了大秦人的道理,奋发图进,教出了卢奕、包旭等偏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