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我会跟大伙儿商量这事。”
当天晚上,沈村长就把大伙儿都召集起来,跟大伙商量要多买粮食的事儿。
现在大伙儿手上有些钱,再加上村长说,大家一起买粮会便宜点,大伙儿也心动了。
宋安安拿出一百两,给跟大伙儿一块儿买粮食。
李老太可被她吓了一跳,现在一斤梗米才三文钱,就算是精米,一斤也就六七文钱,一百两那得买多少粮食。
这丫头是不是有钱没地方花了?
“你买这么多粮食做啥,咱们家才多少人,吃不了这么多。”
“奶奶,你就听我的吧,粮食哪还怕多。
咱们家人多,不会吃不完的。”
李老太劝不住她,骂道:“你这丫头就是死倔,从来不听我的话。”
“奶奶,我不是不听你的话,这是有备无患,咱们家也不缺这点银子。”
李老太听到她的话,直抽冷气。
听听她这口气大的,一百两银子在她眼里,就是这么点银子。
“粮食放不了太久,你一下买这么多,那不得吃个一两年。
到时候大伙儿都吃上新米,就你吃陈米,你可别抱怨。”
“我才不会抱怨。”
乡亲们买米的事定下来以后,宋大哥和宋二哥便去找县里最好的镖局,让他们保护自己去买粮。
毕竟一万两银子的粮食和盐,可是相当瞩目的。
若没人保护,有贼匪来抢的话,他们肯定是护不住这些粮食的。
宋安安在县城又买了两间三进的房子,用来存放东西。
宋大哥他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陆陆续续把粮食和盐给运回来。
几十万斤的粮食,把房间堆得满满的,连院子都给占用了。
护送他们的镖师觉得十分奇怪,问他们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宋大哥只好解释说他们买这些东西,是为了开粮铺盐铺。
那些镖师听了,没有再问下去了。
就是要开米铺,那也用不上一下买这么多呀。
不过这毕竟是人家的私事,他也没敢再问。
粮食准备好没几天,丰县忽然传来动静,家家户户都要出男丁参军。
宋安安心中生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宋家人是唯一知道真相的,心全都给吊了起来。
开始这么大规模的征兵,看来真是要打起来了。
好在淮南王说话算话,说免他们两年的赋税,还真就免了,这次征兵,他们难民也不必派人参军。
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幸事一桩。
可大规模的征兵,还是会引发一些动荡。
大街上经常能看见,官差挨家挨户的去抓人。
一品轩的生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影响。
宋安安想到现在不安全,让大伙儿天黑之前必须回去,不能在外多做停留。
五月初,淮南王打出“除奸佞,清君侧”的名号,发兵,直指京城。
大伙儿都被这变故惊得魂不附体。
这仗若是打起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一点好处,反而生灵涂炭,受罪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