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客观原因,最后让大明亡国的还是要归咎于朱由检。
毕竟他当了十七年的皇帝,十七年都能长出一代人了,他还好意思把主要责任推给别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朱由检的临终遗言,除了那句令人肝肠寸断的“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尤其值得玩味的则是另外三句——
第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朱由检认为,作为一个皇帝,他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无奈时运不济,亡国之运不可挡。
而第二句的“诸臣误朕也”和第三句的“大臣皆可杀”则把矛头直指明朝亡国的罪魁祸首:大臣!
以上三句遗言看似颇有道理,却暴露了朱由检的最大缺点:刚愎自用,多疑残暴,酷爱甩锅。
朱由检在位17年间,换了50个内阁首辅,直接被他弄死的督师、总督、巡抚就有23人,被他关押在狱中的高级官员更是多达百余人。
如果不是朱由检生性多疑,袁崇焕不会被残杀,边关就不会轻易失守;
如果不是朱由检刻薄寡恩,洪承畴也不会叛明降清,满清就不会轻易入主中原,后来的南明也不至于被赶尽杀绝。
总之,明末的文臣武将,被朱由检换的换,杀的杀,关的关,几乎没有可用之人,所以明朝不可能不亡国。
不可否认的是,明末的文臣武将中确实是有气节者少而贪生怕死者多。
但是,就拿先后50任内阁首辅来说,其中确实可能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五个能力有限,“误”了朱由检,但是如果说50人没有一个合格的,全部“误”了朱由检,那朱由检是不是要从自己身上找一下原因呢?究竟是大臣们太坏,还是他自己太爱习惯性甩锅?
朱由检虽说不是昏君,但却也不是一个明君。
诚然他有气节、骨头硬,勤政爱民想要把国家治理好。
但是,勤政爱民不等同于好皇帝,励精图治也不同于好领导。
知人善用是一门艺术,更是帝王之术的关键。
朱由检铲除阉党重用东林党的初衷是整饬吏治、肃清官场,但是他忘了,阉党并非都是坏人,东林党也并非都是好人。
更何况,朱由检不懂得用人不疑的道理,文臣武将稍微让他不满意,他就随意撤换,肆意杀戮。
长此以往,大臣们人人自危,谁也不愿意为国家出谋划策,尽职尽责。
因为众人最后剩下来的官员都明白一个道理,“做多错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所以,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与崇祯皇帝并肩作战、共御外敌,大家想的都只是保住自己的财产和脑袋。
现如今自己替换了原来的那个朱由校,一定要吸取教训。
李伟愁容满面的想道,
“看来自己这个世界是无法躺平了,当皇帝要忙的事真的是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因此在大势未成之前必须兢兢业业的完成要处理的政务。
最关键的是不能在这方世界使用忠诚训练术,要不自己又可以轻松的完成世界任务了。”
就在李伟思绪万千的时候,怀中的温香软玉也睁开了水灵清澈的大眼睛。
如玉般滑嫩的小手,在李伟的胸前划了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