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太忠和邹大通的为人处世高下立判。
邹大通之所以拿出这么好的酒,显然不是为了丁太忠,因为有人求到他头上了,还是推不掉的那种关系。
不管怎么说,邹大通给足了丁太忠面子,气氛顿时好转起来。
三人很快就谈到正题,邹大通给出自己的判断。
“其实这事很好理解,老丁那时候还不是局长,不知道以前的事情。杜市长做明湖区区长的时候就跟吴庆泰不对付,按照吴庆泰的想法,所有工业都应该迁到外围,明湖区应该大力发展商业和住宅。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对,在当时看来有点超前,那时候几乎所有工厂都集中在明湖区和临安区,一旦全部迁走,两个区的业绩会一落千丈。”
“杜市长硬扛着吴庆泰的压力,拒绝工厂搬迁。当时的临安区区长就没这份魄力,乖乖的把重工业迁出市区,导致临安区变成万年老二。现在回过头来看,杜市长的判断是对的,迁出市区的那些工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反倒因为交通不便,配套不完善,经营越发困难。”
“从这个层面来说,西风市在全省落后,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然了,也有其他因素,市委书记走马灯一样的换,杜市长一个人往前跑,一堆人扯后腿。”
丁太忠听出味道了,“照你这么说,杜市长一直都不爽吴庆泰,那为什么现在...?”
“我有个猜测,不一定准确。”邹大通看了林海洋一眼,“海洋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老丁你肯定知道。”
丁太忠眼睛一鼓,“你是说...?”
“没错,就是举报那件事。”邹大通点点头,“能在暗中收集那么多证据扔给纪委,除了吴庆泰好像找不出第二个人。杜市长多强势一个人,逼得没办法跟李书记服软,才换来今天的局面。现在杜市长缓过气来了,肯定要把矛头指向吴庆泰。”
“什么举报?”林海洋愣愣的发问。
丁太忠叹了口气,“就是有人收集了一大堆资料,覆盖面很广,一次性扔给纪委,当时.......”
丁太忠把当时的风波说了一遍,林海洋这才明白。
原来杜浩宇之所以撤出市区的生意,是因为有人举报。
“我说二位,举报人不一定就是吴庆泰,还有可能是内部人,你们没想过吗?”
面对林海洋的发问,邹大通很苦逼的摇摇头,“即便有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内部筛查,会造成人心不稳。”
“这个我懂。”林海洋点点头,“但如果真的有内鬼,不揪出来,迟早是麻烦。”
“那就看你的本事喽。”邹大通给了一个怪异的笑容。
“关我球事?难不成杜市长也怀疑明湖区?”
“没错!”
邹大通有点过分聪明了,林海洋调到机械厂第一天,他就有了这种怀疑。
结合他给林海洋出的主意,拉拢郭世杰对付向仁刚,杜飞鸣那边竟然没有反应,足以证明对向仁刚起了疑心。
如果换成其他心腹被林海洋盯上了,杜飞鸣多三少二都得关注一下,或者找人暗示一下,但这件事关注度为零。
林海洋以为向仁刚被杜飞鸣抛弃了,但以邹大通对杜飞鸣的理解,绝不会放任一颗定时炸弹在身边,即便这种可能性很小也要铲除,林海洋是不二人选。
至于说帮林海洋出气,在杜市长眼里算事儿吗?
听完邹大通的解释,林海洋觉得自己格局又小了。
“我说邹书记,合着你拿我做实验呢?”林海洋有些不满。
邹大通笑得很得意,“话不能这么说,你搞定了区财政的欠款,顺便削了向仁刚的脸面,对你有什么不利吗?而且再告诉你,郭世杰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向仁刚会倒得很快。就算向仁刚想反扑都没机会,因为整他的人不是杜市长的人,如果他想乱咬,有的是人落井下石。一旦牵连众怒,他会死的很惨。”
林海洋的心情有点不好,肯定不是同情向仁刚,而是觉得玩起斗争手段邹大通太老练,相比之下自己那点小计谋跟小学生一样。
前面这些话都是铺垫,邹大通终于能谈‘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