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山的过程中四个人,并没有穿山越岭,而是在一条山间小路上,行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来到一处靠近山下村庄的山沟里,原来这里就是游击队的营地。
只见这个时候所有的队员,都在那里坐好,听一个带着眼镜,像教员模样的人上课,而且黑板上,还写着推翻三座大山六个字。
整个营地里大约有五十多个人,他们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还有梭镖和土铳,身上穿的衣服都很破旧,但是着装严整,精神矍铄,营地中没有见到一个懒散的人。
赵峥嵘想象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本以为这群人是躲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然后过着虎啸山林草头王的日子,可是眼前的游击队,就活动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更让赵峥嵘不理解的是,他们是怎么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行动起来往来如风,而且他们的警报似乎,一向准确快捷,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敌人的动向,在这种条件下价值就是奇迹。
就在四个人刚接近营地的时候,就有哨兵发现了他们,不过这次拦住他们的哨兵,却是两个半大孩子,其中一个人手里,甚至还拿着,一根放羊用的鞭子。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盘查他们的哨兵,就是本地的放羊娃,也就是中年男人口里说的儿童团员。
等到大伙走进营地,那个戴着眼镜教书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跑步过来,向中年男人敬礼报告。
报告政委同志,全体队员正在学习文化课请指示。
学习文化课,这个词那是一下子就把赵峥嵘,听得云里雾里的,当兵打仗,只要是服从,官长的命令就是了,从来还没听说过,还要学习什么文化课。
要知道无论是哪个党派的武装力量,兵员成分和素质,基本上都是在鲍仲之间,目不识丁是一种普遍现象。
所以一支没有文化的部队,是一支愚蠢的部队,他所展现的只是,凶残暴虐的野蛮行径,但绝对看不见威武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
但是今天赵峥嵘,却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那就是眼前这支队伍,一支没有后勤补给,所有的物资装备都要靠,在战斗中缴获的武装集团。
却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还能够坚持学习文化知识,不断的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力量。
赵峥嵘作为一个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俊才,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当他看见一群人,能在这样极端恶略的条件下,像知了吸食树皮中的汁液一样,获取知识的力量。
这种进取的精神是可怕的,他可以把这些获取到的,营养转化成力量,在让这种力量凝聚成大江大河,最终成为燎原之势,照耀华夏大地。
此时赵峥嵘作为一名国民党的军官,已经不能用自己有限的思维,去理解眼前看到的一切了。
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为什么可以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发自内心的,老老实实的坐在凳子上,一心一意去听,面前的教员讲课。
而且让赵峥嵘更加不能理解的是,这些明明生活在,极端恶略条件下的,贫困子弟,为什么却能迸发出,对索取知识强烈的渴望
在这群人中,你看不到萎靡不振的眼神,和几乎颓废的外在表现,有的只是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可以在这暗无天日的时代,唤醒一群混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五千年之大梦。
这绝对不是一针吗啡,一块福寿膏能解决的事情,赵峥嵘知道眼前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部队,他所能迸发出的力量,就像是巍巍太行额额昆仑,放眼宇宙所向披靡。
又像是一块磁铁,海纳百川,厚积薄发,唯一让赵峥嵘不明白的是,这是一种什么魔法,可以让本来是一片混沌的鸿蒙,变成开天辟地的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