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田园两口子忙得像打架子鼓,全身的细胞都处在亢奋的状态,跟天真烂漫的孩童在一起,生命鲜活而强盛。
为教好孩子,他们每天就一个话题:启迪心智……
他们睁开眼是这话,吃饭时也说这话,不知道饭是什么滋味;私密空间也说这话,都忘记情话是怎么说的了。
他们原则上按年龄把孩子分成小班和大班,3~4岁是小班,4~5岁是大班,由于孩子们都是初次接触教育,很多情况下都是合班上课。他们翻阅了古今中外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报纸、杂志,又通过电视、电台等有声、又像的场景画面,无缝不入,无孔不钻地学习。两个人反复商讨,打成了共识:根据孩子的自然天性、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因人制宜地教孩子,多引导他们观察实物,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感觉的材料丰富了,再慢慢上升到理性认识。教他们看图识字,然后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再去感知事物。比如:带领孩子到旷野里辨认植物、动物。
秋日的上午,阳光明丽,风清气爽。他们两口一前一后羊羔随群一样把二十几个孩子往旷野里引。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就是观察蚯蚓。
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孩子们眼尖,很快的在潮湿的河坡上发现了蚯蚓。孩子们惊喜地叫:“出溜串!”、“出溜串!”
田园说:“出溜串是咱农村的说法,它的学名叫蚯蚓。”
“为什么有学名呢?”
“是为了统一叫法,比如你土名叫个铁蛋,上学了学名叫志强。”
青山说:“蚯蚓爱夜里出动,白天就进洞里了,白天在外面活动的蚯蚓很少……”
青山的话还没说完,有的孩子说:“白天没进洞的蚯蚓是找不到家了。”
有的孩子说:“不是,是他们懒,爱睡觉,出洞晚了,还没吃饱呢?”
有的女生说:“是他们有病了,爬不动了吧!”
……
青山微笑着亲切地说:“孩子们,你们想象力很丰富,说得都很好。”
走到河岸的大杨树下,树上趴着很多蝉蜕,孩子们纷纷说:“老师,你看马蛣蟟壳。”“马蛣蟟壳。”
有的孩子听见树上知了“吱吱吱”地叫惊喜地说:“马蛣蟟叫哩!”
田园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马蛣蟟的学名叫什么吗?”
一个小男孩说:“奶奶说叫知啦子,她经常说,知啦子叫得真烦人。”
田园说:“马蛣蟟的学名叫‘知了\u0027。”
“唧了”“知了”孩子们重复着说。有的孩子发音不清。
田园跟青山耳语了一声。青山说:“孩子们,现在咱们回去看看图画上的“蚯蚓”和“知了”长什么样好吗?”话音未落,树上“知了,吱哇、吱哇”叫,接着一只螳螂和知了一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被腿快、眼快的小朋友逮个正着。
小朋友报告说:“老师,这只刀郎要杀马蛣蟟哩。”
“老师你看,这刀郎的尖刀把马蛣蟟的眼都弄瞎了。”
“老师,刀郎是想吃掉马蛣蟟吧!”
田园说:“孩子们说得都没错,咱们现在回教室把真知了和图画书上的知了对照看看好吗?”
孩子们和老师都回到了教室里。青山把挂图挂在黑板部位指着知了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马蛣蟟”,接受能力快的孩子说是“知了”,青山又指着蚯蚓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出溜串”,有的孩子说是“蚯蚓”。青山又指着螳螂问:“这是什么?”孩子们齐声说是“刀郎。”田园说:“李老师,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吧,贪得多了嚼不烂,消化不良。”
下课了,小朋友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像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活蹦乱跳。
青山给田园说:“城里孩子们没见过实物,他们是第一感知,是你说个啥,就是个啥,这农村孩子还得把他们的方言纠正为书面语言。”
田园说:“相比之下,农村孩子词汇将来会更丰富。实物见得多,想象力更丰富。”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秋收冬藏,地里的谷豆苞米都进了农家的粮囤,场光地净,风吹树木跳起了裸体舞,草木也都进入了老年,枯黄得露出光秃秃的山顶、地皮,晚风吹过带来些许凉意。田园、青山忙碌了一天,很累,本该休息了。可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怎能入眠呢!
两口子躺在床上,没心烟雨朦胧,两个人一闭上眼都不约而同地过起了电影:张奶奶说:她的外甥女在另一家学前班上学,一个多月都会背几首诗,会写十几个字了,她孙子在青山家上学前班,不会写字,光会瞎胡连。王老汉说:他孙子光会扳着指头算数,会加会减,就是不会写数字。李二婶说:孩子是去上学哩,老往山上、地里、河里领,干啥呀!不好好在屋里写字、画画、写算数。赵大娘说:“只见他两口子领着孩子玩,俺要是玩,在家想咋玩就咋玩,何必掏这钱让他们领着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