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少,”杨小可爷爷喜不自禁地掂量着那八十块钱。
”小可爷爷,”霞水笙说,”明儿上午我和小可还去采,再拿去市里卖,你同意吧?”
”他跟你走我放心,”杨小可爷爷痛快地说,”想不到野菜那么值钱?”
”城里人注重养生,”霞水笙说,”他们宁可花贵的钱吃野菜,也不愿意花便宜的钱买外进的菜,他们嫌恶上化肥了。”
这一突发奇想使得霞水笙萌生了一个商机,那就是他要抓住春季当地菜青黄不接之际,利用采摘野菜换取点外捞,从当天售卖的乐观前景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可维持好卖的态势,毕竟他每日闲而无事,莫不如巧妙钻营一下,挣钱的感觉是愉快的。
说好了合作,那就是利益平均,霞水笙和杨小可第二天又行动了,有钱作为诱惑,他们干的很起劲,满满登登两大筐,因为都做了收拾,面相很好,既无干叶又无泥土,干干爽爽,这也可作为争取买者心动的招牌,而最为诱惑人的是,这也是他们使购买者冲动掏腰包购买的手段,他们售卖的价格至少低于市场上售卖的两层以上,占便宜是人的天性,他们的原则是快来快走,绝不恋战。
五块一斤的野生婆婆丁,不到一小时就卖光了,他们收获一百块钱,还是一人五十。”小可,你喜欢吃啥,叔叔给你买?”
”烤鸭。”
开着三驴子在市区转了两圈找到一家熟食店,买了烤鸭、粉肠和皮冻,霞水笙应得的那份钱还有剩,二人高高兴兴回家去吃饭。
下午霞水笙兴致萌发,他和杨小可又跑去采了野菜,这回他们拿了两个编织袋子和两个大筐,三驴子车就停在地头,各色野菜大杂烩,有啥采啥,其中还弄了些茵陈,这个野菜还是第一次采,也是价格最贵的野菜。太阳西下,他们才装了野菜回村。
”小可,”霞水笙把车停在他家门口说,”你给家里送些野菜,然后回到我那儿,我们做手擀面吃,用山葱打卤?”
杨小可欢快地跳下车,拿着事先装好的菜篮子跑进院子,把五十块钱给了爷爷,扔下菜筐,跟爷爷说了句上霞叔家就又跑到院外上了三驴子车。
到了租住房,霞水笙告诉杨小可给野菜分类,他和面,在醒面时他又洗了山葱改刀成小段,又切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整个备厨过程行如流水,四十分钟后他们吃上了手擀面,杨小可造了两碗。
至于杨小可愿意去霞水笙那儿玩,他爷爷是持赞同态度的,从他们接触后,杨小可变得更懂事了。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喜欢认字了,这是老人家没有想到的,因为孙子回家常说他霞叔很会讲故事,他也要好好学习,看多多的书,他霞叔说了,书看多了就会讲故事了,他也要做个会讲故事的人。
有关霞水笙到乡下养病的事,杨小可爷爷也从他道坤爷爷那儿听说了,为此老爷子更加敬佩这个年轻人的刚强和勇敢,常常默默为他祈祷,期盼上苍会格外开恩于他,赐予他生命平安。
有时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会把霞水笙叫了去吃,哪次霞水笙都要拎点东西,从不空手,尽管他没上班,花点小钱还是不足惜的。
偶发奇想,采野菜卖并不是霞水笙贪慕的挣钱途径,他压根没看上眼,他只是作为一个尝试,以亲身感受一下挣钱的愉悦心情。
晚上霞水笙还是要看会儿书的,二建三个科目的备考书籍,他都复习了三年,里面的知识几乎熟记在心,每天温习温习,不过是填补一下信心度而已,不看又觉着不踏实,他寻思着在没进考场前,多看几遍足可增添他的胜算概率,他的目标是首考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