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晴柔也挺纠结,眼神古怪的看着俞承伟。
“你哪来的这么多钱?这不是公款吧?”
她之前夸下海口帮俞承伟兑换外汇,以为千八百块美元足够了,没想到俞承伟一下子拿出了近六万人民币,顿时有种坐蜡的感觉。
“我不是要淘换一条方便面生产线吗!这可是村里和挂面厂凑的,是不是太多了,有困难?”俞承伟知道九零年,个人想要兑换外汇有多难。
魏晴柔面对俞承伟这么强大的理由,反倒不好推脱了,“你等会,我打个电话问问。”
然后当着俞承伟的面,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大哥大,看的俞承伟十分羡慕。
这大砖头放到几十年后扔大街上都没人捡,现在却是了不得的高科技。
俞承伟更是看到了魏晴柔的另一面,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撒娇卖萌耍无赖,也不知道电话那边是她什么人。
“行了,不过不能按照银行的汇率给你换,一共能给你兑换一万一千美元,行不行?”
俞承伟大喜,这绝对是喜出望外,满口的感谢魏晴柔,有了这一万多美元的外汇,他能做很多事情,底气足了不少。
第二天,宁西省的考察团乘坐飞机前往京城转机,然后直飞东京,俞承伟作为考察团的编外人员,并不会参与到宁西省和日本钢铁公司的交际接待当中,因此到了东京之后他向考察团报备完,就开始了资料的搜集。
语言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俞承伟托了全民学英语的福,英语的日常交流没问题,而日本又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国家,除了日语之外英语算是第二大语言。
但为了行事方便,俞承伟还是通过使领馆找了个向导,一个八十年代初就来日本打工的王大福,王大福的亲戚就在使领馆做翻译工作,这都是魏晴柔帮忙联系的。
王大福是申城人,一听俞承伟的要求,诧异道:“方便面?你说的是那种袋装的油炸面食吧?这个我还真知道,我们那八四年的时候,有个食品厂就从日本买过袋装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我姑姑家的弟弟就在那个食品厂上班。”
俞承伟直挠头,他虽然对之后几十年的大方向脉络清楚,但具体到这样的细节就无能为力了。
没想到国内早就有了方便面生产线,却不是他熟知的台湾魏氏创建的康师傅这个品牌,他只记得康师傅也是九十年代初在国内建厂的,还以为自己走在了前面呢!
这更让俞承伟有了紧迫感,南方人都讲究吃个头啖汤,如果在时间上落后,他不觉得自己能和大名鼎鼎的康师傅竞争,双方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
王大福在东京混了将近十年,有一些人脉关系,很快就给俞承伟联系了几家生产方便面的小厂子。
俞承伟也进厂看了看,此时生产的方便面还不是后来那种圆形的面饼,而是近乎正方形的面饼,一连试吃了三家,口味一言难尽,反正不符合国人的习惯。
再一打听生产线的价格,俞承伟的心都凉了,他拿来的这一万一千美元,想买一条淘汰的生产线都不够,一天不到黑嘴上就起燎泡,因为他可能要白跑一趟啊!
事情不顺利,但该答谢的不能落下,俞承伟找了家做天妇罗和拉面的小店,请王大福吃饭,这两样倒是比较符合国人的口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