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第87章 小矮星彼得

此时,万籁俱寂,大家全都陷入了梦乡,真是无语,想不到自己到了拉文克劳,还要陷入和老男人小矮星彼得一个房间的困境。

莱恩意念一动,无形的魔力如同一张蛛网朝化为老鼠斑斑的彼得身上缠绕而去,一道虚幻的灵体,一个有着水汪汪小眼睛,尖鼻子的秃顶中年自老鼠斑斑身上沉睡着飘出。

与此同时,在活点地图上,小矮星彼得的字样纠结成团,然后变为斑斑的字样。

伴着无人察觉的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史密斯城堡的大门自拉文克劳塔楼的内部侵入,代表着斑斑巫师那部分的,理智的灵体漂浮在莱恩面前。

察觉到莱恩的出现,大门自动打开,原处于城堡地下室的门扉,也殷勤的接着出现在莱恩的面前。

然后位于地牢的一个石质的盒子猛然打开,秃顶中年就这样毫无直觉地被吸入了盒内,宛若电路图的纹路不断在盒子外部浮现,然后就是呲的一声,盒子关上了。

“你要是想当老鼠,就真的成为一个有着巫师寿命的老鼠吧。”莱恩思考着,决定还是等小天狼星逃出狱,又累又渴,小心翼翼躲着傲罗们追捕后,再把彼得的灵体归位,交给邓布利多吧。

毕竟自己又不是小天狼星他爹,而且这个家伙本身就不干人事,还是多坐几年牢吧。

然后,拉文克劳的塔楼内,莱恩的床旁,一个如油墨画里走出的英俊青年再次出现,已然换上了一件蓝色带着金丝的袍子。

莱恩缓步下楼,直接从现在还在看书的拉文克劳学生旁走过,却没有被任何人察觉,仿佛整个人出于另一个维度。

出了休息室,下了让人头晕的旋转楼梯,莱恩又绕着走到楼梯口,爬到了八楼,巨怪棒打傻巴拿巴的挂毯的对面。

莱恩原地踱步三个来回,在心里想着约会的地方,然后一个异常光滑的门自墙上出现,莱恩打开门,与此同时,随着莱恩关上门,墙体再次恢复了原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出现在莱恩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粉红气息的房间,房间的中间,一个巨大的沙发上,佩内洛和凯特正翻着书。

然而,直到莱恩进来,她们两个还是在静静地翻书,仿佛进来的是一道风,一个不该出现在此地的东西。

“佩内洛?”佩内洛揉了揉眼睛,又翻了一页,仿佛没有听到。

“凯特?”凯特抽了抽耳朵,也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不是你们说的,让我在学校假装不认识你们么?”莱恩头疼,装傻道。

啪!书被重重地扔倒地上绣满桃花的地毯上。

“我说了,你就可以不来找我了。”佩内洛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还有,那个赫敏格兰杰你认识么?”凯特也啪的一声合上了书。

终于,一个小时后,莱恩费尽三寸不烂之舌,说尽了甜言蜜语,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莱恩都很难想象,自己有这样的潜能。

每次,不管出了什么幺蛾子,莱恩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通过言语解决,自己前世真的是社恐么?

又简单耳鬓厮磨约摸一刻钟,体力上还是普通少女的佩内洛和凯特,两个一前一后走出了有求必应室,同时抽出魔杖给自己点了一个幻身咒。

而莱恩直接根据寝室留下的坐标,消失在了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