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第57章 皮皮鬼

呼呼,是晚风吹过平整的墓地的声音。

短短地30分钟,一望无际的尸潮就已经变成了满地的碎块,连墓碑也不成人形,还有一些七零八落的僵尸头颅,仍旧执着地嘶吼着。

配上那夜晚里发着绿光的眸子,如果不仔细看,还挺好看的。

好家伙,看来印度巫师口中美丽的萤火虫们,还算名副其实。

“莱恩,就这?就这样结束了?”凯特瞪着大大的猫眼,眼里写满了失望。

“凯特,你可以再等等。”莱恩带着神秘的微笑指向近处一个只剩半拉脑袋的僵尸,“看。”

凯特朝着莱恩指向的位置看去,只见这僵尸附近的一个墓碑开始缓慢的抖动。

没有任何特效,发光之类的明显魔法效果下,地面仿佛活了过来,咔呲咔呲地把僵尸的残肢,墓碑的碎块重新吞咽了下去。

然后就是咔呲咔呲的声音不断由远到近传来。

莱恩早有察觉,僵尸小道的最大花费不是这些僵尸,也不是拉莫拉鱼,而是这块土地。

僵尸的材料都是贫民的尸体,印度最不缺的就是这些。

拉莫拉鱼也是当地特产,根本就不用花钱。

而这片土地,至少聚集了上百名巫师,施展了繁杂,固化的咒语,后期的维护,也只需要一两名巫师重新注入魔力。

甚至可以说不用注入,很少有巫师可以解决这么多的尸体,魔力对于巫师来说类似于体力,单个魔咒威力再大,想要同时对付这么多的个体,那也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除非是厉火,霹雳爆炸这样的群攻咒语。

这样,尸体和墓碑的损失就大大降低,消耗的土地里蕴含的魔法也就忽略不计。

再加上来这里旅游居住的都是巫师,巫师平时散发的额外的魔力,对这片土地来说就是最好的保养。

这也造成一件事,后续的维修和请高深巫师来注入魔力的金加隆就省下来了。

霍格沃茨城堡的运作也是靠这样的原理,聚集了所有英国的小巫师和强大的教授,放假了也有部分员工居住。

这样下来,这里的魔法磁场也就愈加强大,城堡本身也如同活物缓慢变强。

甚至让,可以说和这栋建筑一起诞生的皮皮鬼,成为了前所未有强大的骚灵。

强大的魔法磁场和学生们对学习和被管束不满的情绪,诞生了这个前所未有的生命体,无法被消灭,无法被束缚,象征着自由。

但是因为诞生的原由,最自由的骚灵也被霍格沃茨所束缚。

皮皮鬼是很强大的,这种强大不是体现在力量,毕竟连卢平的瓦迪瓦西都能把他驱逐。

他的强大是体现在不可束缚和无法被消灭。

在1876年,时任管理员兰科罗斯·卡尔佩,是一名合格的,和之前所有管理员一样对皮皮鬼十分厌恶。

从第一任管理员汉克尔顿·亨布尔那里传承下来的对皮皮鬼的厌恶,让他伙同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教授,设计了一个把皮皮鬼从城堡赶走的圈套。

这个圈套由各种各样作为诱饵的武器,和一个巨大的、被施了多种牵制咒的钟罩组成。当皮皮鬼进入恰当的位置之后,钟罩就会落下来扣住这个恶作剧精灵。

但遭到威胁的皮皮鬼轻易炸开了钟罩,带着几把弯刀、几个弩、一把大口径前膛枪和一个小型加农炮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