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潮湿,太阳从云层里挣扎现出苍白的脸,无神地望着下方。风不大,但有些冷,蓁蓁坐在院子里,穿了一件带帽狐裘,腿上盖上一张狐皮毯子,长长的狐毛柔软而暖和,令她丝毫不觉风的寒意,而是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嘻嘻,你等等我……”
一阵孩童的笑声传来,给寂静的后院带来一丝生机。
蓝眸倏然睁开,入目是一棵槐树,树叶有一半黄了。
蓁蓁晃晃僵硬的脖颈,觉得稍微舒服了些。而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凤儿在院子里浆洗蓁蓁的衣服,听到欢快的笑声,登时神色肃然站起身来,扎煞着湿漉漉的双手跑到轮椅边,如临大敌般低低道:“主人,先回房去。”
听到蓁蓁的应声,她忙推着蓁蓁返回房间,正要将蓁蓁搬到榻上,蓁蓁却道:“快,找一副眉毛和胡子给我粘上。”
凤儿依言,从梳妆匣子里拿出两道粗浓的眉毛和一副大胡子,片刻后便搞定。
蓁蓁继续道:“鼻子两侧给我点上几个黑斑点。”
“是。”
等凤儿做完这一切,蓁蓁又要了一顶帷帽带上,方令凤儿打开院门瞧瞧,若是孩童尚在外面,可带他们进来。
凤儿一脸不解,犹疑道:“主人,若他们是探子,可如何是好?!”
“无妨,你只管如此……”
见蓁蓁招手,凤儿上前,蓁蓁则附耳低语一番。
凤儿哼着小曲儿来到院中,便听到院门外有小童好奇的声音传来:“咦,这院子里似乎有人呢!”
然而,她并未听到小童同伴的回应,凤儿只做未曾听到,继续若无其事地哼着小曲儿,一面往木盆里舀水,预备冲洗揉搓好的衣物。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外加一道怯生生的声音:“里面有人吗?”
凤儿问:“谁呀?”
一个清亮的童声响起,条理清晰道:“姊姊,我们放的风筝断了线,似乎落进了院子,可否让我们进去寻一下?”
凤儿开了门,见是三个小童,两个七八岁左右,圆脸高鼻,蓝眸含笑,一身黑色锦服,只是面色黧黑,脖子上戴着黄灿灿的金项圈,显得像是乍富人家的孩子,显得十分土气。
这两个小童生得一模一样,一瞧便知是双生子。
在他们身侧,站着一个小不点儿,瞧着比他们小一两岁,亦是面色黧黑,黑锦服金项圈,生得与两个小童并不像,尖尖小脸上的一对蓝眸虽小,却最是精神,好奇地透过院门向里探视着。
“我并不曾瞧见风筝,”凤儿淡淡扫了一眼三人,便要关门,“还请去别处找找吧。”
“姊姊,”双生子一人一只手推在两扇木门上,笑吟吟道,“我们只是寻一寻,不会久呆。”
最小的小童忙踏进门内,抱住了凤儿的大腿,可怜巴巴地望着她,蓝眸里已经漫上晶莹的泪水:“姊姊,好姊姊,求你了,我们很快的——”
声音软糯,令人不忍拒绝。
凤儿并未放他们进门,而是先道:“我家主人病着,你们要寻,悄声儿寻,莫惊了主人便是。”
见三个小童均乖巧点头,她这才放人进来,并仔细关好了院门。
后院说大不大,说小亦不小,三人分开仔细搜了片刻,却什么都未曾搜着。
尖脸小童嘟了嘴,一副不乐意的样子,眸中泫然欲滴,楚楚可怜,令人不忍。
孪生兄弟谢过凤儿,拉起尖脸小童的手就要离开,尖脸小童却耍赖不走,蹲坐在地上。
突然,他指着树上啁啾的鸟儿道:“若大兄给我捉下树上的鸟儿,我便回去。”
两个孪生子望着高大的槐树,即便能够爬上去,鸟儿也早已飞了!
他们对视一眼,会意地蹲下身子,低低哄着尖脸小童。
凤儿冲洗着衣物,并未劝阻,只偶尔淡淡瞥一眼三个小童。她见尖脸小童抽泣起来,方才上前,笑道:“小弟不哭,虽未找到风筝,也捉不到树上的鸟儿,但是,姊姊可以偷偷给你一碗甜甜的莲子百合粥,可好?”
尖脸小童翻了个白眼,勉为其难站起来,不相信地问道:“真的?”
“只要你听话,不哭不闹,我这便去给你盛来,如何?”
尖脸小童仍旧不相信地望着她,凤儿叹口气,拉着他的手进了自己住的房间,双生子跟在两人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