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第393章 荀攸见解

“友若这话的确算得上公正,我也了解过,刘恢这个人对他手下和庶民,比对自己都好。”

郭图的话无人反驳,因为,他们正希望袁绍这样对待自己。

袁绍是聪明人,自然明白郭图话里的意思,“友若,继续说下去。”

“喏

“将军,如此一来,辽东就不会随便印制华元,如果随意印制,最终伤害最大的是辽东自己。

华元种类很齐,容易找零,轻便更容易流通,并且,辽东已经公开挂牌,赤金1克可以兑换40华元。”《1克这个单位是从辽东报纸上学来的》

荀谌说这些,大家无法反驳,多年来,辽东树立起来的商业信誉大家还是信任的。

“如果辽东扣下黄金不与兑换呢?”逢纪说道

“不会,我们想想,这么多年,辽东报纸上说的那一件事是假的?

这一点上,实话实说,辽东信誉高过朝廷。”

“哼,你们忘了玻璃一事吗?”郭图不满的说道,想到自己家里玻璃,自己就心痛。

“玻璃一事至今辽东也没说是他干的,究竟如何?谁能说清?

我只是就事论事,辽东报纸上从未欺骗过大家。

就拿这次说董卓铸造的五铢钱含铜量只有五成来说,后来证实的确如此。”

“友若所说我赞同。”陈琳到了袁绍阵营,他很少说话,自己家族也是当地大族,可是,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刘恢离开洛阳之前他就在何进府邸,一系列事情,让他早就产生了畏惧。

“孔璋也赞成?”

“将军,我们想要对抗辽东,那么,我们就要学习我们的敌人才行。”

陈琳的话引得大家不断点头。

“我们能不能自己来造华元?”逢纪的话引得不少人注目。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张?我试过,一般雨水都不会造成它破损。”曹操说完从包里拿出一张面值10华元的货币。

大家摸了摸,都感到惊讶,除了细腻厚实的纸张,还有精美图案。

“我们只能暗地派人去盗取。”郭图的话袁绍并没有反对,他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人到辽东盗取,最后连人影都没有一个回来的。

……

大家一顿分析,心里最舒畅是曹操,他决定,得奖赏自己堂弟曹仁。

“大家手里还有多少黄金?”

“哎呀,我的黄金全部买了玻璃。”曹操惊讶的说道

此时,所有人才反应过来,哪里还有黄金?几年下来,辽东很多产品都只收黄金,尤其是玻璃,瞬间让中原黄金流出。

“这该如何是好?”袁绍很是惊慌,他此刻彻底明白,这是从黄巾贼之前就设计好的一个局,这个局,把王公贵族、世家豪族和地主全部装了进去。

此时想想,都让人遍体生寒,荀谌看了看旁边荀攸,荀攸毫无表情。

曹操脸上出现了一丝复杂的表情。

“这TN究竟是什么人?十一岁就开始算计大家。

最让人气愤的是,天下人都以为他是傻子。”许攸激动的说道

“现在怎么办?”

“只能用珠宝去换华元了。”许攸对着袁绍说道。

“价值如何认定呢?”郭图问道,这玩意儿多少钱谁来估价,这和黄金不一样。

“听说,辽东在青州外海设立了一个黄金珠宝交易中心。

上面有个独立估价所,是洛阳当铺几个掌柜合伙开设的。

估价完了,可以换粮食、布匹、食盐等,也可以兑换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历史上他不是一个忠臣孝子,现在嘛,他是孝子,但绝非忠臣。历史上说他英勇无敌,现在嘛,比起杀人放火,他更喜欢阴谋诡计。历史上说他野心勃勃、兼资文武,现在嘛,他可耻的承认了这两点。历史上说他不是一员猛将,而是一名骁雄。现在嘛,他的确麾下十万西凉铁骑、睥睨天下。不过,他这样做的原因……丫的,跟吕布、曹操、孙策、周瑜等大佬儿抢,手段不强硬点不行哇!
隐于深秋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前世是侦察兵的凌云,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一名高中超级学渣。教室里,需要提前填写高考志愿。凌云毫不犹豫的报考全国最牛最难进的国科大,却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面对质疑和嘲笑,凌云置之不理!然后,高考成绩公布,以接近满分成绩,成为全国理科状元!顿时间,全国轰动!班里的学生,全部傻眼了!明明是学霸,为什么你要装成学渣啊?!
李苏海
极品假太监
极品假太监
一觉醒来,竟穿越成前朝太子。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杰出青年,又岂能任人鱼肉?...游戏,好不快活!联合前朝权贵,推翻这狗皇帝!简介无力,更多精彩还请阅读正文...
火王之王
荒州王
荒州王
一朝穿越,特种兵杨云成为大炎荒州王!身负外星科技掌握了蓝星所有科技,杨云势要这时间从此天翻地覆!当所有人都在等着他身死之际,从荒州涌出了一股钢铁洪流!扫外忧!平内乱!兵峰所指天下无敌,我自为当世枭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此江山美人一并笑纳!
三爷
革了他大明
革了他大明
大明,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王朝。那里有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切都是明粉为其美名而已。高霖,一个蒙元的遗民,当他踏入到了洪武年间的大势之中,一切即将发生改变。是成为大明的忠臣,还是推翻这个刚刚成了不到十数年的封建王朝?且看下去。
国子监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