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老太监夹着嗓子的,尖声道:“咳咳!朝堂之上,肃静,肃静!”
有了老太监的这一嗓子,底下的官员们,这才注意到了上面朱棣的表情,知道朱棣略有些生气的意思了。
于是,他们也将嘴巴闭了起来,不再敢发出声音,等着朱棣开口。
过了一会之后,朱棣缓缓的开口说道:“这些,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自己心里都有数。”
全国普及水泥路,是朱棣早就想做的事,他心里一直都有想法在那里,只不过这次正好可以把这件事提前做了而已。
他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剩下的只是吩咐命令下去而已,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朱棣说完之后,下面的官员们也都不再有什么疑惑了,只是说道:“皇爷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话音刚落下,又一个疑问的声音,出现在了朝堂上。
只见一位大人在众人之中,站了出来对着朱棣拱手说道:“皇爷,那人手问题怎么办?”
“还有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应该派谁去监工?或者派谁去完成这个工程?”
这倒也确实是个问题。
那么又派谁去呢?
毫无疑问大家心里都已经有一个人选了,那就是太孙殿下朱瞻基。
毕竟太孙殿下是发明水泥路出来的,这件事能由太孙殿下来负责,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好或者坏,太孙殿下也能一目了然。
可是这一次要做的是全国的量,如果全程只有太孙殿下一个人的话,工程进度就会很慢很慢。
太孙殿下又不能分身,他也得一点一点的完成啊。
那么除去太孙殿下,还能让谁一起去完成这件事呢?
这个人提出的问题,也确实很让人要思考。
有人提议道:“要不然让太子殿下也一起加入工程吧?”
“皇爷,我提议可以让汉王也试一试。”
“汉王有打仗的经验,我们要打造军道的话,汉王也可以提出相关的建议,他自己心里也能懂一些军道的路程。”
这话说的也确实有道理,毕竟汉王也是经常出征打仗的人,对于走什么样的道,走哪里路更近,汉王也会比别人更清楚些。
这个人提出的建议,很是合理,其他官员听见了,也点点头,觉得靠谱。
但是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汉王,是不是还被皇爷关在马厩里啊?”
“这……”
几个官员拱手说道:“皇爷,汉王被关在马厩的时间也够长了,皇爷您是不是可以把汉王放出来了?”
“是啊皇爷,汉王毕竟还是个王爷身份,长期待在马厩里,对汉王的影响也很大啊。”
“皇爷,您要不然还是把汉王放出来吧,这次铺水泥路的事,汉王也确实可以帮到忙啊。”
大家众说纷纭,也有人不同意的。
“从古至今,都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能说因为是王爷的身份,就不惩罚了。”
“皇爷,您要不考虑一下其他人选?汉王犯了错就是犯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