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李氏大魏

第254章 议定封王

长安·未央宫

李儒的话,对于刘协和满朝文武来说,比封董卓为王,更加让人震撼。

因为现在给那些诸侯封王,几乎是主动打破了他们心中对大汉王朝最后的敬畏与枷锁,乃是取乱之道。

昔日的废史立牧,也仅仅是扩大了地方的权力,那些诸侯虽然在行割据之实,但是却不能名正言顺。

而诸侯王的权力是很大的,可以在封地任命官职,虽然明面上有大汉天子压着,但是现在的天子,压不住他们。

天下将重回战国时代,最强的那个诸侯王,无疑可以像数百年前的大秦一样,扫平天下,成为新的帝王,而四百年大汉王朝,也彻底玩完了。

汉代是郡国并行,不怕给别人封王,但是封的王基本上都是没有实权的,而且还都是刘氏宗亲,但是现在给这些掌握实权的诸侯封王,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原本不少老臣知道给董卓封王的事情,他们阻止不了,况且其中有小部分知道王允的谋划,自己也是其中的参与者,所以知道董卓得瑟不了多久了。

毕竟即使有美人计和连环计,诛杀董卓也需要这些大臣提供一些时机的帮助。

也正因如此,在那几个出头鸟蹦跶后,他们也没有再劝。

但是现在不同了,给天下诸侯封王,不仅仅是在掘大汉的根,也是在危害他们这些老臣的切身利益。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他们干掉董卓,扶保刘协,以刘协的正统之名。

即使短时间不能真正号令天下,但是也没有哪个诸侯敢站在明面上对抗他们。

接下来就只要慢慢发展,逐步解决那些诸侯,大汉还是有可能中兴的。

最关键是,对于他们这些老臣来说,待在刘协身边,他们才是尊贵的公卿大臣,手握大权。

一旦汉室亡了,他们即使不被清理,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就算拉下脸去投靠其他的诸侯,也只会被当作吉祥物,与大权无缘。

乱世,人才辈出,他们这些老臣,也就是资历老,能力着实一般。

那些诸侯都有自己的心腹,怎么可能给这些汉室老臣实权。

“臣,死谏,陛下万不可给诸侯封王!”

“臣附议,此举悖逆祖制,万万不可!”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个老臣跳了出来,他们现在也只能希望董卓能配合点了。

但是,董卓早就被李儒给说服了,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割据,给那些诸侯以虚位,来减轻董卓称王称帝的阻力,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董卓,要地盘有地盘,要兵要兵,要将有将,要粮有粮,他现在盯着的就是刘协的位子,那至高无上的权柄。

看着一个又一个反对的老臣,董卓的心里越发不爽:

“来人,将他们拖出去,全杀喽,家产充公,男子斩首,女子为奴!”

一个个西凉军冲入大殿,将这些提出反对的大臣都给拖了下去。

两轮折腾下来,这大殿之上,已经少了近半的大臣。

不知晓王允计划的和忠刘尊古重利的官员,基本上都被拖了下去。

目前在场的,除了董卓的嫡系,也就是与王允计划相关的大臣,以及一些墙头草。

此时群臣队伍中的王允也非常懵,这和计划的不一样啊!

他们的计划是诱导董卓称帝,然后在他得意忘形之际刺杀他,在以刘协的名义和吕布的勇武,收纳董卓的军队。

现在怎么变成董卓要给自己和天下诸侯封王了?

这下形势剧变了!

一旦事成,董卓不仅有了接手权力的缓冲期,其他诸侯也会疯狂发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届时,即使自己除掉了董卓,但大汉天下,还是刘氏天子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秦晔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黑云寨三当家。身负双穿门,秦晔可在亮剑与现实世界来回穿梭。从此开始做倒爷!老李,AK要不要?便宜,论斤卖!老李,坦克要不要?便宜,买坦克送炮弹!老李,大炮要不要?便宜,当然都是100mm以上!小玩意儿我能卖你吗?李云龙:召集全团,我要打太原!
歪把子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我叫孔方,表字万贯,熟读《宋刑统》。薅朝堂官员羊毛,割地方豪绅韭菜,哪里有钱哪有我。西北贩过盐和马,辽境卖过酒与茶,运河船老大,海中巨无霸。有人骂我奸商,有人言我乱国,我只想以商人之名,重理天下之财,为大宋续命。……那日,辽攻北境,西夏犯边,高丽、东瀛蠢蠢欲动。被冠以“大宋头号奸商”恶名的孔方高声道:“我,孔方,裸捐!”官家赵祯泪流满面,晏殊、范仲淹、包拯、唐介、韩琦、富弼、狄青等名臣纷纷排队道歉
十年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