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些惊心动魄的饭局,在两方劝和下,颇有些不欢而散的架势。
和高主任他们一起把焦工架走,才硬生生拦下两个吵得意犹未尽的人。
一路上,焦工抱着高主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老高,我心里苦啊。”焦工悲从中来,活生生像个被人抛弃的怨男,“想当初刚来福州造船厂的时候,我和冯厂长那是志同道合,他别提对我有多照顾了,现在倒好,每天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高主任安慰性地拍拍焦工的肩膀,随后又有些嫌弃地把他的脑袋推开。
焦工继续控诉:“哇…就连他孙子玩过家家都喊打倒焦太郎!”
这实在是太令人伤心了。
好不容易把人送回家,高主任才重新和时夏说起此事。
“冯厂长今天这是先发制人啊。”高主任叹口气。
时夏点点头。
一个带领福州造船厂从百废待兴走到今天,有着几十年的管理经验的领导者,光有一副火爆脾气是完全不够的。
见面第一天,正事还没谈,就在饭桌上吵了起来,这是在表明态度。
六机部的面子,他冯厂长可以不给。
你们来硬的,没用!
这就是领袖式人物在地方国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带来的利与弊了。
面对艰巨任务,他可以带领全体工人攻坚克难创造奇迹。
但面对不认可的安排,他也是敢跟上级叫板的。
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只能做做思想工作了。
“就是这工作不好做啊。”
两人都叹气。
其实,福州造船厂全体职工干部如此抵触全面引进日国新技术和生产模式,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一场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开启了华国近代屈辱史。
福州造船厂中很多工人都出自船工世家,来自以前的福州船政,对引进日国技术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
另一方面,早在六十年代,造船厂自行研制万匹柴油机时,就曾经因为国产化问题爆发过矛盾。
当时,一部分人鼓吹“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论调,也有人主张向国外购买万匹柴油机的技术专利。
但面对外国专利商提出的一大堆苛刻条件,例如生产出的柴油机必须全部贴上外国商标,每年生产柴油机的数量必须汇报,产品不得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等等,大家表现出强烈的抗议。
工人们坚决抵制,冯厂长也顶住压力,带领工人们和技术人员展开攻关,历时几年,成功试制8820匹马力的低速柴油机,打了个翻身仗。
有此事在前,如今重提引进日国模式,福州造船厂自是不答应。
而接下来几天,高主任他们在厂里四处碰壁,也正说明了福州造船厂的坚定决心。
面对油盐不进的冯厂长,高主任觉得这思想工作要是再做下去,说不定自己都得被搞策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