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第87章 仕途

纵观大隋,广大准啃老族入仕的途径,门荫当然是最便捷最主流的途径。

可是,门荫制度也只能解决五品高官及以上的嫡子入仕门槛问题。

要想当个真正的官,可还得看机遇,或者慢慢的熬!

有资料表明,当前大隋的五品以上高官中,靠门荫入官并爬上高位的也仅有五成。

其他的,还是在茫茫人精中辛苦蹉跎!

有的,因为吃不得苦、走错了路、不想当牛后,纷纷回归家族,继续啃老……

但是,那些大量的高官庶子呢?

这个异常庞大的队伍,只能将目光瞄准下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自由竞争的森林!

唉,贵族们往往除了正妻之外,还有很多如花似玉的平妻、妾啊的!

而这些女人,最大的依靠,除了颜色,就是生给你看!

嗬!!!

那个,叫多啊!

李渊十几个儿子,嫡子才几个?

窦彦那样的,一下子生六个,嫡子才两个。

这样的贵族家庭,可谓是数量惊人!

唉,年轻能生的平妻、妾、婢女……总是……很多啊!

那余下的中低公务员岗位,好进吗?

你说呢?!

据搜影统计,大隋六品及一下可供选择的岗位空间,也极其有限。

研究大业五年的这一数字可知,朝廷也就大致能解决官员啃老子弟大致四成的数量。

为啥?

因为这些中下级官吏岗位,还有更多的人竞争。

那些人呢?

无数刀笔吏,普通士人,寒门子弟……

这些人,有征辟来的,有察举来的,有军功入仕来的,有流外入流来的……

但威胁最大的、也最具有竞争力的,便是通过大隋科举考试来的!

不过还好,在关陇贵族刻意打压和限制下,大隋在阿布穿越以前通过这条途径入仕的士人,屈指可数。

但是,但是,唉,那个万人争过的独木桥,却显得更加拥挤!

那比阿布前世考个清华、北大,要难上一百倍!

最终,肯定还有那四到六成的官员贵族庶子、部分嫡次子,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他啃老族的纨绔事业!

但是,谁真正愿意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啃老族呢?

谁又愿意,一辈子踟蹰在社会阶级底层吃沙子呢?

所以,科举制,真是一项华夏祖先最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它给了所有无望通过门荫、征辟、察举、军功、流外入流的人,一个相对自由而公平的入仕机会。

但,然并卵!

如此等视寒门白丁、普惠天下的选官制度,其伟大的优越性却始终被从门荫制获益的贵族势力所压制!

文皇帝、广皇帝既然要持之以恒地打击和排斥传统贵族涉政,那他们就必须通过开创性的科举制度,储备足够的非贵族人才!

然而,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阿布仔细做过统计,到大业十二年止,朝廷共举办过科举试才五次!

开皇七年,文帝下诏,命令各州每年举荐三名人才到京师参加考试,通过者则留在长安做官。

文帝初期,共分八大州。

也就是说,第一次科举试,才共有二十四人参加。

文帝后期,共有297州,所以第二次共有三百五十人参加科举试。

广皇帝时,三百人成为定数,共有三次,总计九百人参加科举试。

这加起来,大隋目前为止参加科举试的士子,共计1274 人。

这,看起来不少啊?

然而,共有多少人成为秀才呢?

对,这时候中举的人,叫秀才,不叫进士。

当然,还是三甲取士,也就是三个人!

至于状元、榜眼、探花之说,自由投考之说,都是当初阿布和杨侑在大兴城监国的时候,才胡乱鼓捣出来的玩意。

那政策是下发了,但还没真正开始开过科呢!

现在北方监国政府推出的恩科,算是新科举试的第一次!

但在人数上,还有了不少调整和妥协……

那么以前的五次科举试,到底取了多少人呢?

十五人!

对,可怜的十五人啊!

都有谁?

能说上名字的,就刘焯、侯白、王贞、杜正玄、杜正藏、杜正伦、房玄龄、许敬宗、孔颖达、孙伏伽、韦云起、杨纂、张损之 。

另外两位,竟然都不知道姓名,更查不到去向。

怪哉!

这也就是说,五次科举考试,大隋共选官十五人。

按说这全国士人中的佼佼者,应该都得到朝廷重用的吧?

呵呵,想多了!

这些类似状元的秀才们,都干啥去了?

查查才知道,这可怜的这十五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得到重用。

有的人,竟然活活被关陇势力排挤,郁郁而终。

比如,刘焯、侯白,王贞,或许还得加上那两个不知名者。

没死的,都是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岗位上,继续默默散发着他们幽暗幽怨的光芒!

杜氏三兄弟,还活着!

杜正玄,做着齐王府记室的小官,只负责撰写章表文檄。

杜正藏,初授纯州行参军,现在是河南浚下邑县的县令。

杜正伦,初授羽骑尉,现在是太学的一个讲读。

房玄龄,十八岁秀才及第,初授羽骑尉,后为隰城县尉,不过遇到了杨子灿获得飞升!

许敬宗,其父礼部侍郎许善心,二十四岁的这家伙,现在还是吏部的一名小书佐。

孔颖达,孔子的后裔,刘焯的学生,现在却不在京师了,早被阿布偷偷拐带到了粟末地当经学博士教书。

孙伏伽,阿布前世称之为华夏第一位正规状元,现在还是大兴西京万年县的一名法曹。

韦云起,这家伙的官途,就相对比较出彩。

开皇时,补任符玺直长,后迁通事舍人、谒者仆射。

后因孤身前往突厥借兵二万骑,大破契丹,拜治书侍御史。

再后,因弹劾内史侍郎虞世基和御史大夫裴蕴,被贬为大理司直。

对,这家伙没有被广皇帝带走,算是正儿八经给杨侑留下来的可用之才!

杨纂,初仕朔方郡司法书佐,后因亲属杨玄感造反,被废为庶人。

现在举家迁于冯翊郡蒲城县,其姓为枭,算是彻底废了!

张损之,现在是御史台的侍御史诸曹员外郎,也就是个小部门秘书。

从以上资料可以观之,大隋科举的秀才公们,境遇是何等的不堪!

选人,而不用人!

用人,而不保护人!

不仅不保护,而且还糟蹋人!

真他娘的,岂有此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秦晔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黑云寨三当家。身负双穿门,秦晔可在亮剑与现实世界来回穿梭。从此开始做倒爷!老李,AK要不要?便宜,论斤卖!老李,坦克要不要?便宜,买坦克送炮弹!老李,大炮要不要?便宜,当然都是100mm以上!小玩意儿我能卖你吗?李云龙:召集全团,我要打太原!
歪把子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我叫孔方,表字万贯,熟读《宋刑统》。薅朝堂官员羊毛,割地方豪绅韭菜,哪里有钱哪有我。西北贩过盐和马,辽境卖过酒与茶,运河船老大,海中巨无霸。有人骂我奸商,有人言我乱国,我只想以商人之名,重理天下之财,为大宋续命。……那日,辽攻北境,西夏犯边,高丽、东瀛蠢蠢欲动。被冠以“大宋头号奸商”恶名的孔方高声道:“我,孔方,裸捐!”官家赵祯泪流满面,晏殊、范仲淹、包拯、唐介、韩琦、富弼、狄青等名臣纷纷排队道歉
十年打铁
巅峰皇太子
巅峰皇太子
秦川穿越了!穿越的身份很好,一国太子,天下储君。但穿越的时间却不太好,先帝驾崩,皇子夺权。一睁开眼睛,他要面临的,便是被几名大汉,围堵在墙角的困境之中……破境重生,秦川发誓必要君临天下。执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印,书写的,是他这位千古一帝的传说!
无敌小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