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第246章 修补城墙

大兴城,在修建完成之初,绝对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是最巨大的城市。

至少在东都完工之前!

阿布记得,在自己的前世,曾经有这样一组数据。

大兴城,是汉长安城的二点四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的七倍,比后来举世闻名的“团城”巴格达城大六点二倍。

当然,现在的规模、人口和繁华,肯定是比不上东都洛阳城的。

可即便是如此,当阿布带着自己的部队,沿着整个城市的外围做拉练的时候,还是为老祖先的宏伟设计和建筑能力所叹服。

但是看着看着,就看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

原来,这大兴城的部分城垣,不知道为什么原因,竟然是残缺的。

很明显,是出于某种原因而停建、缓建。

有地方的城砖,竟然被周围的居民、官府拆掉、搬走,挪作其他建筑的用材。

这,这样子的话,城防可能会出大问题。

试想,等周边愈演愈烈的乱匪,沿着这四周城垣遍及的缺口,蜂拥而入!!

自己就是有千军万马,也难以保证代王杨侑的绝对安全。

城破,即使杨侑不出问题,可自己这些负责保卫大兴城、保卫杨侑的部队,都会难辞其咎!

这个问题,可容缓不得啊。

阿布立即叫停拉练的队伍,派出数路斥候,沿着城廓细细勘查和记录每处缺口的详细情况。

这还不放心,阿布又亲自骑着马,带着卫队,一处处的查看了个遍。

这一看,就花掉了阿布近四五天的功夫。

“殿下,给您看一样东西!”

“您看了,可一定不要太过吃惊!”

在文华殿的偏殿内,阿布趁杨侑休息的功夫,从怀里抽出一个小卷轴,递给杨侑。

杨侑以为又是什么奇技淫巧的好东西,于是兴致勃勃地打开来看。

可看着看着,脸色就变了。

“二十八处?这么多?不是说这大兴城都建造完毕好久了?怎么还有缺口?”

杨侑吃惊而愤怒地问。

“稍安勿躁!”

“这里面,肯定有文章,但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咱们如何在没发生祸事之前,抓紧把这些城防漏洞堵住!”

“这才能保证咱们,万无一失!”

阿布说道。

杨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忙收起奏折。

监国期间,如果置之不理出了事,小了算自己失察之过,大了就要玩忽职守就可能被废啊!

不妥,不爽,不美!

“子灿,都仔细记录了?”

“殿下,臣已经亲自到每一处地方看过,有的宽达十五六丈,有的也就不及丈余。”

“详细的数字,尽在其中。”

“臣看缺口近左,还堆积着不少砖石材料,现在补修完善,还算不晚!”

阿布诚恳地向杨侑进言。

“好,咱们得赶快和卫老商议此事!”

“走,你也跟着,好详细介绍其中的关窍之处!”

杨侑拉着阿布的手,说道。

“我,我一个带兵的,合适吗?”

阿布有点不想去。

并不是他不敢见卫玄,而是因为这事情吧,就是一块泥巴,抓一手不仅会脏了手,还会引出天大的麻烦。

能干这样事情的人,哪个的脑袋不比自己大?

说不定,其中还有对自己不错、和老爹关系很深的故交前辈呢!

“我说合适就合适!”

“这事情,你躲不了!”

“因为,这事现在是你发现的,而且最了解情况,虽然也许有人早知道,但就是故意装糊涂。”

“可现在你知道了,就是当事人!”

“再说了,这城防出事,你以为我能保你周全吗?爷爷能保你周全吗?”

“朝廷的法度,可是放在那儿呢!”

杨侑的一番肺腑之言,让阿布没了推诿的余地和理由。

十岁的杨侑,不要以为他小,但长期处在特殊位置,又有多次监国的经验。

他对于朝廷内外的龌龊,早就有了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朝中事,遇上了,就躲不过!

权力,位置,会催熟一个人的心智。

更何况,是一个即将在未来执掌世界第一大国权柄的人!

他们,都是怪物,不可以常人论。

对于城垣缺口中存在的朝政风险,他心知肚明!

卫玄,作为辅佐杨侑西京留守的朝官,算是除代王杨侑之外,官位最高,权力也最大。

因为,他还是太傅。

按照广皇帝的旨意,允许他遇事如不便上奏,可自行裁处决断。

并,敕令杨侑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卫玄卫文升。

卫玄现在的办公地点,就在文华殿不远,是一排西官衙正中的一间。

大兴宫旁边的文华殿,这也是杨侑监国期间常朝的地点。

如果常朝之后还要开小会,就可以去文华殿后面的偏殿,那儿是杨侑日常办公的地方。

杨侑在偏殿坐好,想了一会儿。

然后差当值的内官去请京兆内史、刑部尚书卫玄前来议事。

“臣卫文升参见代王殿下!”

不一会儿,身穿紫色官服的卫玄走进偏殿。

杨侑见到,忙离开案几,上前搀住七十有二的卫文升。

并让阿布端过锦墩,让他做好,然后才回到自己的案几旁坐下。

“殿下唤臣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韦老爷子拱拱手,面容和善地问这个监国的小学生。

“卫卿,本王手里有一封奏疏,还请内史大人过目。”

说完,杨侑从案子上拿起阿布方才交给他的东西。

阿布上前,接过奏疏,走近卫玄,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他。

卫玄接过奏疏,却没有立即打开看,而是看了看阿布,微笑着点点头。

然后,他才慢腾腾地打开这份卷起来的奏疏。

看着看着,他的颜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真是岂有此理,大胆妄为,这帮人,真是欺上瞒下,虚应其事!”

老于仕宦的卫玄,一看到奏疏中的内容,立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也想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殿下,这奏疏是谁人所为?”

卫玄皱着眉头问道。

“就是他,杨子灿!”

杨侑一点也没掩饰。

直接伸出手指,就指了指已经躲得远远的阿布。

“哦,原来是杨左武侍率!”

“字儿写得不错。走近些,说说是怎么发现的?”

卫玄再次看向阿布契郎,脸色又变得和蔼可亲起来。

阿布小步向前,走近两人,深施一礼。

然后,不亢不卑地将自己这十几天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讲述了一遍。

“嗯,很好,还能自己亲自查看一遍,非常难得!”

卫玄先表扬了阿布一句。

然后,脸色一正,说道:

“你说的不错,这么大的城防漏洞,的确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有乱贼从此突入,我等就是有千军万马,也难以防备阻挡!”

“到时候,不仅西京城老百姓遭殃,就是代王殿下的安危,也会不保。”

“即使将来能击退来寇,但恶果已成,届时每一个守城之人,一定都脱不了防卫不力、城破失察的干系!”

“这事情,拖延不得,得立即解决才益!”

卫玄能这么说,自然是为这事定了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简介:蓝玉穿越回大明王朝,成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凉国公蓝玉。为了不被剥皮萱草,在朱元璋把自己投到锦衣卫诏狱之前,自我了断。“皇上,不麻烦您动手,我自己了断!我承认那些都是我干的,只求皇上不要牵连更多人。”回到现代不料反向直播给大明。朱元璋:蓝疯子真的没想过造反?造反的竟然是老四?!朱棣:这就是仙界么!等等,仙界怎么还有我篡位的资料?他诽谤我啊!朱允炆:我就知道四叔是最大的反王!徐达:原来飞天是真的?
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嬴墨渊:我都准备远离咸阳,发展几年,让始皇帝安心当个太上皇,辣鸡金手指才来?最强对比视频系统!原世界秦朝VS九公子墨渊所在的秦朝对比第一原始大秦世界和第二改造大秦世界,哪个发展的更好。对比成功获得奖励。软弱爱民公子扶苏VS幕后苟道流九公子墨渊二世而亡胡亥VS对内剿灭六国遗毒对外暴打游牧联军在穿越者墨渊的世界里,大秦一百年间,国力蒸蒸日上。两个世界的秦始皇看着各自的后台,全都沉默了:原世界秦始皇:“
大秦鹰眼
浴血江山九龙嫡
浴血江山九龙嫡
你的穿越我的穿越好像不一样,小小世道大大人间,上呀上朝堂。旧的时代新的主张,勘破的书案,棋琴书画个个是强项。玩阴谋弄阳谋你我不一样,宫里宫外一不留神就会把命丢。来到宫里皇帝皇后脸儿又拉长,见势不好太后娘娘身后藏一藏,谄诟的话可以不可以不讲,还我一片海阔天空穿越人时代。让古人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白头愚翁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武穿越隋唐,成为杨广身边禁卫军,开局获得日记系统,写日记获得奖励。这一日,杨武写下一篇关于三征高句丽的日记,却不知道,日记副本在杨广身边出现,看完日记,杨广震怒!日记内容虽然不多,可字里行间却仿佛只有四个字!东征必败!作为一代雄主,杨广如何忍得了!而随着日记的内容逐渐曝光,杨广绷不住了!三征高句丽必败,宇文家密谋造反,杨玄感之变…随着日记影响,杨广一战平高句丽,灭宇文,诛杨玄感,躺平成就一代帝王
十万铁骑下江南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双眼一睁,就是歪脖子树。抬头一看,京城遍地反贼。难道大明就要亡在今天?不!既然我朱由检来了,大明就不可能亡!贪官污吏?朕要将其全部剥皮实草。三姓家奴?全部拉出去满门抄斩!大明朝烂透了?那就当个马上皇帝,另起炉灶,再建一个新明朝。这局势再烂,还能比朱元璋开局只有一个破碗难吗?……本文轻松、热血、杀伐果断、无系统、不放毒,尽管放心阅读。
烟熏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