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第240章 忽悠长孙辅机

这次去高士廉家中去拜望和送年礼,从老高和正在高府苦学的长孙无忌的嘴中,阿布才知道,年幼的观音婢已经快要嫁人了。

嫁给谁?

还能有谁,就是那个看阿布不太顺眼的李二郎呗。

李二郎为什么看阿布不顺眼?

活人都能猜得出来。

杨吉儿、观音婢对阿布契郎的迷,那可是肉眼就能看得见。

李二郎对杨吉儿、观音婢的意思,那也是同样是肉眼都能看得见。

偏偏,阿布比李二郎帅、厉害,还会花言巧语,很会讨女孩子欢心。

尽管,阿布同志不是故意的。

他就是那样一个人,一个身上充满着两个大时代元气的超能人士。

其实,李二郎不喜欢阿布,还有一个深层原因。

他和观音婢,是自小的娃娃亲!

这,得从长孙家和窦家的渊源说起。

观音婢是已故右骁卫将军、外交家长孙晟的幼女,也是第三个女儿。

对于这个大家闺秀的婚事,长孙家族非常上心。

观音婢的伯父长孙炽,是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妻子窦氏的睿智大气的。

这窦氏,可不一般。

窦氏,是北周时期,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外甥。

她小小年纪,就干过一件很轰动天下的大事情。

原来在当时,周武帝迫于时局,纳突厥贵女做为了皇后。

但是其实在他骨子里,是很厌恶这个突厥皇后的,所以言语行为之间,颇多龌龊。

幼小的窦氏看在眼中,便私下里地劝告舅舅周武帝说:

“现在我大周四周皆敌,而突厥的力量非常强大,舅舅应该以苍生、社稷为念,控制情绪、好好抚慰您的突厥皇后。”

“只要您能借此得到突厥的信任和力助,江南和关东,岂能为患?”

周武帝一听,大惊,深受震动。

很快,他就采纳了这个小外甥的意见,后来果然大获成功。

这事传开之后,一时之间成为北周朝野的一段佳话。

长孙炽认为,窦氏如此优秀的女子,其教育出来的子女,也一定不同凡响。

因此穿针引线,让弟弟长孙晟与唐国公家结下了姻亲,当事人也就是五六岁的观音婢与十一二岁的李二郎。

然而,这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晟于大业五年因病去世,享年才五十八岁。

遗憾的是,长孙晟前妻的三个儿子,不仅常常欺负继母高氏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随后还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长孙无忌的舅父高士廉,展开怀抱,将自己的妹妹高氏、外甥无忌、观音婢收留了下来,并悉心教育抚养。

现在,李二郎已经年满十六岁,到了婚配的年纪。

他得紧跟他老爹去外地做官,常年不在京中,心里就一直很担心自己的漂亮娃娃亲媳妇观音婢,会不会让人给拐跑了!

这不,今年二月份,他老爹应招入京,先是担任了殿内少监,刚刚不久又调任卫尉少卿。

李二郎终于又回到京中,可以继续死死地守候在高士廉府中。

他像一只斗战公鸡一样,看着自己未过门的媳妇。

同时,开始使劲攒动他老娘窦氏和老爹李渊,赶紧为他们做成好事!

一段时间,唐国公家冰人和大雁,在高府和李府之间,来往得很勤快。

李二郎在担心谁呢?

还能有谁?

不就是如今在京中衙内圈中,混得风生水起的正四品上青年将军杨子灿?!

当红炸子鸡!

这家伙,太能惹了!

真正是大惹猴一个!

知道杨子灿来到京中,而且要长居东都,李二郎的心啊,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还好,一番运作之下,高士廉作为舅舅,长孙炽作为长孙家的家主,共同加快了这桩亲事的进程。

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小妹的婚期,就在明年六月初六。

噢!

怪不得,怪不得!

十二岁的观音婢很不喜欢出来了!

即使出来见面了,也是心思怅惘,眼睛红得像个桃子!

阿布和即将做人妇的观音婢相见,全都是护妻狂魔李二郎不在的时候。

还好,大多时候有杨吉儿作伴,还不会让千古妒夫李二郎抓狂。

在腊月初十的一天,阿布休沐。

他专门将长孙无忌约出来,到悦来楼吃饭聊天。

“辅机,来,咱们边吃边聊!”

阿布悉心地为长孙无忌布菜。

长孙无忌不擅吃辣,所以阿布为他点的全是没有辣椒的炒菜。

长孙无忌,来悦来楼的次数并不多。

第一次来,还是阿布上次在京的时候,悦来楼新开业请的客。

悦来楼的环境和档次,在现在的洛阳城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

作为文士出身的长孙无忌,其实很喜欢悦来楼这种亭台楼阁、一步一景的园林式酒楼设计。

说是酒楼,倒不如说是一个酒庄。

“多谢啦,每次跟着你,都可以饱口腹之欲!”

长孙无忌面对美酒佳肴,甚是感叹。

“嘿嘿,我现在大概会在京中呆很久,以后我们可以常常聚聚,只要你不嫌弃哥哥我粗糙无礼就行!”

“这悦来楼你也知道,就是我自己的产业,也是随手而为的生意,现在你就是白吃我一辈子,也休想将我吃穷!”

阿布笑着说道。

“知道你厉害!这做生意的本事,大家都已经全知道了。可现在连这做官的本事,也是让大家望尘莫及啊!”

长孙无忌虽然笑着说话,可眼中却是满满的落寞。

阿布理解这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

本来,如果无忌他老爹在,估计按照他现在的年纪,即使不会承袭多少父荫,但至少能在朝中、军中谋个一官半职干的。

可现在?

舅舅高士廉是个高官,但毕竟是个清贵无权的官;而亲叔叔长孙炽,其在老家几个兄弟之争中的所有作为,已经让长孙无忌寒了心。

他已经不愿意去求他了!

但凡做为家主的长孙炽,能在当时秉公而断,他们母子三人就不会落魄到要离家投奔舅舅的地步。

人情冷暖,估计现在十八岁的长孙晟已经体验的相当深刻了。

“别想那么多了!一切都会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阿布随口吟出李太白《将敬酒.君不见》的诗句,安慰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听,不由眼前一亮。

这家伙,动不动就唱出不一般的语句。

“哦,这是子灿新做的诗?是不是还有完整的?”

长孙无忌热切的目光,投向杨子灿。

“咳咳,偶得几句,偶的几句,全诗还没凑完呢,凑完了一定先给辅机评鉴。”

阿布强忍着心中照搬全抄的冲动,嘴中连说只是凑趣的零章单句,不成体统。

见此,无忌也不再追问。

毕竟做文章和诗词的人,往往都是先是从一句、两句的慢慢完成作品的。

那种出口成章、即兴即为经典的大才,全世界也没几个!

“你这偶得,还真是厉害,好了,等诗句完成了,记得让我先来欣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简介:蓝玉穿越回大明王朝,成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凉国公蓝玉。为了不被剥皮萱草,在朱元璋把自己投到锦衣卫诏狱之前,自我了断。“皇上,不麻烦您动手,我自己了断!我承认那些都是我干的,只求皇上不要牵连更多人。”回到现代不料反向直播给大明。朱元璋:蓝疯子真的没想过造反?造反的竟然是老四?!朱棣:这就是仙界么!等等,仙界怎么还有我篡位的资料?他诽谤我啊!朱允炆:我就知道四叔是最大的反王!徐达:原来飞天是真的?
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嬴墨渊:我都准备远离咸阳,发展几年,让始皇帝安心当个太上皇,辣鸡金手指才来?最强对比视频系统!原世界秦朝VS九公子墨渊所在的秦朝对比第一原始大秦世界和第二改造大秦世界,哪个发展的更好。对比成功获得奖励。软弱爱民公子扶苏VS幕后苟道流九公子墨渊二世而亡胡亥VS对内剿灭六国遗毒对外暴打游牧联军在穿越者墨渊的世界里,大秦一百年间,国力蒸蒸日上。两个世界的秦始皇看着各自的后台,全都沉默了:原世界秦始皇:“
大秦鹰眼
浴血江山九龙嫡
浴血江山九龙嫡
你的穿越我的穿越好像不一样,小小世道大大人间,上呀上朝堂。旧的时代新的主张,勘破的书案,棋琴书画个个是强项。玩阴谋弄阳谋你我不一样,宫里宫外一不留神就会把命丢。来到宫里皇帝皇后脸儿又拉长,见势不好太后娘娘身后藏一藏,谄诟的话可以不可以不讲,还我一片海阔天空穿越人时代。让古人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白头愚翁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武穿越隋唐,成为杨广身边禁卫军,开局获得日记系统,写日记获得奖励。这一日,杨武写下一篇关于三征高句丽的日记,却不知道,日记副本在杨广身边出现,看完日记,杨广震怒!日记内容虽然不多,可字里行间却仿佛只有四个字!东征必败!作为一代雄主,杨广如何忍得了!而随着日记的内容逐渐曝光,杨广绷不住了!三征高句丽必败,宇文家密谋造反,杨玄感之变…随着日记影响,杨广一战平高句丽,灭宇文,诛杨玄感,躺平成就一代帝王
十万铁骑下江南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双眼一睁,就是歪脖子树。抬头一看,京城遍地反贼。难道大明就要亡在今天?不!既然我朱由检来了,大明就不可能亡!贪官污吏?朕要将其全部剥皮实草。三姓家奴?全部拉出去满门抄斩!大明朝烂透了?那就当个马上皇帝,另起炉灶,再建一个新明朝。这局势再烂,还能比朱元璋开局只有一个破碗难吗?……本文轻松、热血、杀伐果断、无系统、不放毒,尽管放心阅读。
烟熏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