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第243章 沈香甲煎为庭燎

“好了,咱们叫醒紫鹃,收拾收拾,回家吧。”

“昨晚没回家,还不知道怎么向爹爹和娘亲说呢!”

李二郎皱着眉头,揉揉额角。

“二爷放心吧。”

“昨晚是杨大官人的老管家,拿着大官人令牌,连夜向咱们府上禀告了的。”

“老爷太太回了话,让您就在此歇了,知道和杨大官人在一起,很放心。”

紫鹃被紫月摇醒,打着哈欠忙向李二禀报。

“好吧,爹娘不放心我,倒是放心这杨子灿,真是……唉!”

“穿衣服,跟爷回去!”

李二郎埋怨一句,就开始收拾起来。

不一会儿,李二向侯在阿布暖阁旁的德叔告别一声,便带着自家的侍从坐上马车回去了。

京城生活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开始。

一年一度的腊月和大年,也就如期而至。

腊月,一是接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二是同“猎”、同“祭”,含有用猎物祭祀的意思。

由于汉民族的腊祭,都是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

腊祭,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固定的日子的,后来慢慢地就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

这时候还没有所谓的腊八粥之说,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灶。

按照上古传说,腊祭要祭祀五个神。

五神分为,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

很明显,这五神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有关,全是大家一刻也离不开的。

也就是从大隋开始,人们将灶神从这五个神中专门抬出来进行祭奠。

祭灶的日子,官方的制度是“官三民四”。

说简单点,也就是官民分祭,以示贵重。

当官的,须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祀;普通老百姓,须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祭灶。

而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牌位,献上酒食作为祭品。

此外,像承装祭品的器具,都是比较特殊的礼器,比如鼎俎、笾豆等。

更独特的,还要迎尸祭拜,等等。

这些过程,让从塞外来的阿布家人们感到非常新奇。

所有的礼仪环节,都是在德叔的指导下,才堪堪完成。

土鳖,都是!

特别是两个大妇,娥渡丽和温璇,都得亲手操办每一份祭品、祭器、摆设,所以忙得不亦乐乎。

娥渡丽悄悄跟丈夫说,这大隋的女人,活着真不是一般的累!

祭灶的期间,按汉族人的习惯,就得开始准备购置年货过年了。

逛街,采购,吃小吃……

有猪的杀猪,有牛羊的宰牛羊,没有的只能打娃娃!

清除垃圾,驱赶老鼠,洒扫屋宇,迎接天赐。

贴对联……

每一年,大隋的宫廷守岁之俗,已成定例。

而在京的朝官,按照一定品级要求,需要带着命妇,参加这场隆重的守岁活动。

阿布,娥渡丽,温璇,当然不能缺席。

早在腊月十五前后,萧皇后就将两位夫人唤到宫中,交代一些宫廷聚会、大典、祭礼的礼仪。

后来,因为阿布家中还有两个小宝宝离不开人,所以索性就派来两个女官,专门教习这些。

阿布为了感谢女官的认真培训,在两位离开之时,赠送了不菲的礼物。

这使得两位宫中教习,欢喜的嘴都合不拢,欢天喜地的回去复命了。

两位命妇,终于算是过关毕业了。

在大隋,高级官员的眷属,依照制度,都会授予其正妻的命妇身份。

命妇,分为内外两班。

凡皇帝嫔妃以下,受封之后称之为内命妇。

公主及王妃以下,直至五品以上官员的妻子、母亲,受封之后称之为外命妇。

命妇,无一例外,均由皇帝亲自诏授,其“章印绶佩,皆如其夫”。

并且,根据各自受封的品级规定,还会有相应的“朝服公服”。

形式上看,有服有印,还真像个官。

命妇,也不是白给的。

除了领朝廷俸禄,还得参加朝廷的各种大典,比如朝贺、祭祀、大婚、国葬等。

一般情况下,大隋朝的一品官妻、母,为国夫人。

而三品以上的官员妻、母,为郡夫人。

现在大屋作的老婆、阿布契郎的母亲王蔻,就是妥妥的郡夫人。

四品的官员,其妻、母,受封为郡君。

自然的,娥渡丽和温璇,做为正四品上官员的阿布正妻(平妻),就被受封为郡君。

五品官的老婆、母亲,会被受封为县君。

那母亲和妻怎么区分称谓呢?

那就是在母亲的封号前加上一个“太”字。

例如,若大屋作没有任何官职,那王蔻就会因为儿子的官位,也会被封为郡君。

大家敬称的时候,为了区别于娥渡丽和温璇,就得称其为“太郡君”。

可以这么说,在大隋时代,五品就是一个人仕途上的一道重大门槛。

一旦跨过而晋升,也就是从五品开始,他就算是正式跻身于国家高级干部的行列了。

从此,服朱衣,佩银鱼,封妻荫子,门楣显耀。

大年三十日,夜。

这是一个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夜晚。

此时,在大隋东都洛阳皇宫内,一场盛大的守岁仪式,正在上演。

皇宫内,灯火通明,人们争相庆贺。

这一晚,阿布一家五口,全都要在皇宫里度过。

隋炀帝除夕守岁,其奢华程度阿布早有耳闻。

今夜一见,果如其闻。

殿前,分别用沉香、檀木两种香木,架起九十五架篝火。

如天上星局,拱卫中宫。

那火焰,最高的达十余丈,烟火烧出的香气,弥漫在庆祝现场的每一处地方。

这一夜,可不得要烧掉这等珍贵香木几百车?

广皇帝今晚盛宴款待群臣,而自负文采卓着的文人才子们,则踊跃献诗祝贺。

广皇帝也是个好文好诗的,一时之间,你来我往,骚气漫天。

场面,真的非常隆而雅致!

大家先恭请广皇帝赐诗一首,皇帝自然是无有推辞。

作诗,光皇帝还没服过谁!

当即,广皇帝赋诗一首。

“三元建上京,六佾宴吴城。朱庭容卫肃,青天春气明。”

他停顿片刻,接着吟道:

“朝光动剑彩,长阶分佩声。酒阑钟磬息,欣观礼乐成。”

“圣上好诗!”

“硬语盘空,皇上天才!”

“我皇万岁!”

……

马屁如雷,响彻宴饮的大殿内外。

既然皇帝开了头,群臣怎能落后。

于是,几乎每一个有头有脸的臣子,都献上了提前准备的大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简介:蓝玉穿越回大明王朝,成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凉国公蓝玉。为了不被剥皮萱草,在朱元璋把自己投到锦衣卫诏狱之前,自我了断。“皇上,不麻烦您动手,我自己了断!我承认那些都是我干的,只求皇上不要牵连更多人。”回到现代不料反向直播给大明。朱元璋:蓝疯子真的没想过造反?造反的竟然是老四?!朱棣:这就是仙界么!等等,仙界怎么还有我篡位的资料?他诽谤我啊!朱允炆:我就知道四叔是最大的反王!徐达:原来飞天是真的?
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嬴墨渊:我都准备远离咸阳,发展几年,让始皇帝安心当个太上皇,辣鸡金手指才来?最强对比视频系统!原世界秦朝VS九公子墨渊所在的秦朝对比第一原始大秦世界和第二改造大秦世界,哪个发展的更好。对比成功获得奖励。软弱爱民公子扶苏VS幕后苟道流九公子墨渊二世而亡胡亥VS对内剿灭六国遗毒对外暴打游牧联军在穿越者墨渊的世界里,大秦一百年间,国力蒸蒸日上。两个世界的秦始皇看着各自的后台,全都沉默了:原世界秦始皇:“
大秦鹰眼
浴血江山九龙嫡
浴血江山九龙嫡
你的穿越我的穿越好像不一样,小小世道大大人间,上呀上朝堂。旧的时代新的主张,勘破的书案,棋琴书画个个是强项。玩阴谋弄阳谋你我不一样,宫里宫外一不留神就会把命丢。来到宫里皇帝皇后脸儿又拉长,见势不好太后娘娘身后藏一藏,谄诟的话可以不可以不讲,还我一片海阔天空穿越人时代。让古人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白头愚翁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武穿越隋唐,成为杨广身边禁卫军,开局获得日记系统,写日记获得奖励。这一日,杨武写下一篇关于三征高句丽的日记,却不知道,日记副本在杨广身边出现,看完日记,杨广震怒!日记内容虽然不多,可字里行间却仿佛只有四个字!东征必败!作为一代雄主,杨广如何忍得了!而随着日记的内容逐渐曝光,杨广绷不住了!三征高句丽必败,宇文家密谋造反,杨玄感之变…随着日记影响,杨广一战平高句丽,灭宇文,诛杨玄感,躺平成就一代帝王
十万铁骑下江南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双眼一睁,就是歪脖子树。抬头一看,京城遍地反贼。难道大明就要亡在今天?不!既然我朱由检来了,大明就不可能亡!贪官污吏?朕要将其全部剥皮实草。三姓家奴?全部拉出去满门抄斩!大明朝烂透了?那就当个马上皇帝,另起炉灶,再建一个新明朝。这局势再烂,还能比朱元璋开局只有一个破碗难吗?……本文轻松、热血、杀伐果断、无系统、不放毒,尽管放心阅读。
烟熏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