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龙婿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机遇

“沈萧看似年轻,但做事却是寸步不让,并且目标明确啊!”

想着这一点,东方正东的心中明白,自己或许不该直接给沈萧这么说。

东方正东的话,用来告诉其他人,和别人商议,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不少人都是和沈萧不一样,需要给东方正东面子。

然而沈萧压着东方正东,现在是沈萧说了算,东方正东哪怕是想着,自己能不能对付沈萧,其实东方正东也没有办法。

萧平南都失败了,东方正东难不成还想着,自己要想办法,给沈萧造成太大的压力。

“这上面没有官府盖印,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我没有办法,不知道东方老板是不是……”

沈萧也不遮掩什么,东方正东既然说到这些,那么沈萧就给东方正东提要求,沈萧让东方正东搞定调令!

别的东西,沈萧也不找东方正东要,毕竟沈萧明白,东方正东也不是说,单纯只能是在这里合作。

东方正东有更多选择,但作为商贾,如今站在沈萧这边,更加符合东方正东的利益,只此而已,没有别的考虑。

沈萧如果想着,东方正东出手,直接解决郑国清,萧平南的话,沈萧未免太看得起东方正东。

“没有官印啊!”

听沈萧这么说,东方正东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沈萧果然是聪明人,直接发现了,眼下最为重要的一点。

东方正东的办法不错,沈萧没有太多意见,然而东方正东要明白,在这个时候,沈萧手上的调令,不一定可以用。

即便这调令是真的,实际上也是糊涂账,各方官员和郑国清关系不错,凭借这玩意,沈萧不一定可以抗衡郑国清的命令。

如果东方正东想办法,让这调令看起来,最起码和正常调令差不多,到时候的沈萧,就可以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官府方面下手,这些调令不难得到!”

“只不过这沈萧如此要求,是要抓住把柄啊。”

东方正东想着沈萧的计划,沈萧这是阳谋,就是让东方正东很无奈,又只能是考虑沈萧的计划。

对于如今的东方正东来说,威胁就在眼前,想要避免威胁,也不是那么容易。

沈萧的态度很明确,就是在威胁东方正东,然后沈萧想看看,东方正东面对如此的威胁,具体可以做什么。

以沈萧的计划来说,这些确实是东方正东该做的,而且沈萧没有太过分的要求,这事情东方正东做得到。

“正式的官方调令,最晚后日可以到手,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先运一些……”

思索许久,东方正东这么说着,沈萧的要求,那怕东方正东不想答应,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那沈萧这边,是不是可以给东方正东一个面子,接下来货运方面,沈萧让东方正东的船只过去。

沈萧自己说了算,那么东方正东自然是考虑着,减少自己的损失。

毕竟和萧平南的合作,此刻无法维持,东方正东只能想着,和沈萧这边,有足够联合,否则的话,稍后威胁太大,不一定可以压制下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三国:开局获得霸王传承
(系统+体穿+多女主+非召唤)杨凌愣愣的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破碗!里面有三个铜板!杨凌有些懵!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在地摊上花了三块钱买了这么一个号称古董的破碗,怎么就到了这里?
人生如戏354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种田文、大秦、屠龙术)赵凯穿越大秦,成为鹅城县令,完成鹅城第一个五年计划,将鹅城打造成成了大秦商业中心……嬴政东游,意外到达鹅城,开局收获世界地图、成为蜜雪大秦加盟商、抽水马桶代理者……不久之后,赵国发生大地震,天下动乱,大秦东出时机已至,嬴政三顾茅庐,邀请赵凯出山,担当大秦国师,传授嬴政父子帝王屠龙术!
黑大帅爱吃猫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问我还要不要
故事要从1924年,末代皇帝被赶出宫的那个冬天说起。我长生千年的师傅羽化登仙,临终前师傅将长生秘诀传给了我,让我下山入世,去京师继承财产,告诫我医者当有仁心,悬壶济世才能积攒功德,又说乱世人心不古,宁可做半世枭雄,也不要为一世仁君,若我心怀家国安危民族大义,当扶社稷之将倾,若我心怀野心,则要有驱除鞑虏还我华夏之志,若我只想安稳度日,也得洞悉人性,人情世故比打打杀杀高明百倍,如若胸无大志,可游戏人间
浊酒醉余生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拒绝摆碗,我助兄长建大明
元末怀远,朱元璋与少年拜兄弟,从此洪武皇帝如虎添翼。立门户,杀元贼,渡长江,定应天。谈笑间陈友谅,张士诚之辈灰飞烟灭。建大明,立伟业。下面请陛下义弟唐巍讲几句:最近因一些私人问题占用了公共资源,我深表歉意。首先,我对小明王的事情深表遗憾,毕竟我什么也做不了。其次,各位记得去文华殿领取今年的KPI考核。最后,新的试验田、机械厂和大航海项目需要一批志愿者,报名的请到国子监,从九品待遇。有人问:您是大明
键中仙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穿越赵云,从山大王到千古一帝
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年仅十七岁的赵云。凭借一腔热血,以及前世的记忆,赵云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然而,东汉王朝已经腐朽,世家豪族无法无天。赵云未得功赏,反而成了通缉犯!赵云怒而聚众造反。他带着数万穷苦百姓,来到凉州南部的一个偏僻山谷。他在这里称王建国,定国名为。夏国南征高原,北收凉州,西征西域,东进关中,急速壮大。夏国每天都在高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董卓领导的旧汉,刘焉领导的新汉,都决定摸
月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