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霜知抬脚跟上。
徒留秦天举何朔一干人面面相觑。
-
鹿野和傅霜知两人一前一后,前后脚地回到了——鹿野的房间。
鹿野以为他要说进京的事,便在门前停下,“在这里说吧。”
傅霜知却笑着,一手牵了她的手,一手推开门。
“我们进去说。”
鹿野:……
她就是不想跟他一起进去啊!
自从定亲后,这人简直越来越过分,越来越没有距离感,动不动就牵手,进她房间更是跟回自己家一样熟稔至极。
当然,除了牵牵手,偶尔没人的时候再亲亲,他也不会做什么更过分的事就是了。
但……
鹿野怕自己做出过分的事啊!
就很烦。
于是此时,鹿野很想守卫一下自己的房门。
脚步一移,堵在房门前,虎着脸道:“就在这儿说!”
进京这事儿有什么好躲在屋里说的,托何朔等人欢喜太过完全藏不住情绪的福,如今整个县衙乃至上层军营将领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
傅霜知笑笑,没开口,只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她。
鹿野纳闷,接过信。
看清信封上的落款,立刻拉着傅霜知进了门,而后“砰”一下关了门。
一进门,鹿野便拆开信封来看。
很厚的一封信,簪花小楷写了足足十几页,而写信人,则是四皇子。
这是四皇子写给傅霜知的私人信件。
看到傅霜知的做派,以及信封厚度后,鹿野便对这封信有所猜测,打开后,便发现自己猜想的果然不错。
四皇子的这封信可谓巨细无遗,不仅涵括了秦天举那里得到的所有信息,还另有一段不适合外人看的内容。
——关于傅家。
鹿野屏息,将这段内容逐字逐句地看下去。
鹿野知道,傅霜知一直在为了傅家平凡而努力。
不同于前世,前世的他已经完全放弃了正面的平反,而是选择以血还血,用仇人的血来祭奠已逝的亲人。
但到底,仇人之死,也改变不了傅家那么多人至死都蒙冤的事实。
于是重活一次,他选择了用更正当的方式,堂堂正正还傅家人一个清白。
——当然,用正当方式为傅家平反的同时会不会给仇人们下些阴招,鹿野觉得,嗯,大概也许应该可能会有吧。
但无疑,这样的方式比简单痛快地复仇要迂回地多,也艰难地多。
毕竟决定权不在傅霜知手上。
傅家犯的据说是谋逆大罪,这种罪,很多时候其实就取决于最上头的人怎么想。
据鹿野了解到的,当时的皇帝老儿好像还挺信任傅家的,但无奈证据太作确凿,于是只好拿傅家开刀。
当然,这都是表面,具体如何,鹿野不清楚,傅霜知其实也并不太清楚,毕竟那时候他都还未进入官场。
但在平北王书房发现的书信成了一个突破口。
那封信可以证明,包括平北王在内的一干人等意图扳倒傅家。
这样似乎可以证明傅家是遭人陷害,但无奈,这一封信的分量还不够,毕竟官场上混的,谁还没有几个政敌,彼此之间想扳倒对方再正常不过,唯一有异之处就是平北王之前跟傅家没什么冤仇,算不上对家,由此侧面证明了傅家的倒下肯定牵连甚广。
但作为平反的证据却还不够分量。
于是傅霜知没有凭这一封信就立刻行动。
他甚至都没有回京城,而是回到朔方,又将这封信,连同平北王其他的作奸犯科的证据全都交给四皇子,由四皇子全权接手。
有了平北王犯罪的证据,四皇子毫不费力地扳倒了平北王,也由此在其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傅家一事,却一直进展缓慢,起码鹿野一直没听到什么消息。
也是因此,上次打退蛮人,傅霜知分毫不居功,完全没有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京城的达官显贵们眼前。
因为时机还未到。
若是不能一击致命,那么最好不要打草惊蛇。
鹿野看出了傅霜知是这样的念头,所以也接受了他把所有功劳都推到自己头上的做法。
但现在——
鹿野看着手中这厚厚一沓信,心情不由自主有些震荡。
不知道是之前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还是大胜之后让四皇子更加得势,查探起当年之事更加有效率,又或者是四皇子终于上心开始查探……
总之不论如何,四皇子说,他已经找到了更多证据,傅家,平反有望了。
“所以,你要去京城吗?要去为傅家平反?”
鹿野抬起头,望向傅霜知。
这种时候,给她看这封信,鹿野不得不这么猜。
傅霜知接过她手中的信,清冽的眉眼带着微微的笑。
“你去吗?”
他问鹿野。
这自然是问她去不去京城受赏。
鹿野翻了个白眼。
“我难道还能不去么?”
虽然不是土着,但鹿野也是充分了解过古代的皇权政治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这是封赏,是荣耀,她一个无官无职的屁民,皇帝召见居然还敢不去,是活腻了?还是活腻了?
虽然她可以跑到蛮人地界上当她的神女大人,但那种躲藏的日子,她可不想过。
再说这是封赏啊!
虽然对千里迢迢见个糟老头子还要给糟老头子下跪并感恩戴德说谢主隆恩什么的……这种画面一想想就让鹿野觉得糟心不已。
何朔秦天举梦寐以求的荣耀,在鹿野看来远远不如直接给她发钱来得实在。
没错,鹿野不想进京受什么封赏,最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见皇帝。
在朔方她逍遥自在,几乎就是个土皇帝,但去了京城,她处处都得给人当孙子,尤其那老皇帝面前。
但怎么说呢?
跟自由和小命比起来,鹿野觉得自己还是相当能屈能伸的。
“恐怕不能。”傅霜知说。
这是回答鹿野刚才那句反问。
鹿野继续翻白眼,觉得这人完全就是在说废话。
“所以我和你一起去。”傅霜知笑,摇了摇手中四皇子的信。
“陪你去京城,顺便平个反。”